从奎葛洛卡医院看“重生”的虚假性.docVIP

从奎葛洛卡医院看“重生”的虚假性.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奎葛洛卡医院看“重生”的虚假性   摘 要: 英国作家帕特?巴克的著名战争小说《重生》将读者带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讲述了一群患战时神经症的军官在爱丁堡一家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故事。本文通过分析主要患者在医院受到的对待和治疗,发现以医评会、护士和医生为代表的医疗权力对病人的治愈具有虚假性,且基于主战当局对战争延续性的需要,医疗机构在精神上对病人构成了二次伤害,病人并没有“重生”。   关键词: 帕特?巴克 《重生》 “弹震症” 虚假性   一、弹震症   《重生》(Regeneration)是英国作家帕特?巴克(Pat Barker)《〈重生〉三部曲》(The Regeneration Trilogy)中的第一部,曾被《纽约书评》(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杂志提名为1991年四部最佳小说之一,并在1997年被改编成电影。作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英国社会为背景,向读者呈现了爱丁堡奎葛洛卡(Craiglockhart)精神病医院里面的“弹震症”(shell-shock)患者群像。   作品以“重生”为题,似乎是想说明患者经过治疗已然痊愈,获得新生,但笔者认为,这种治愈是一场虚假的“重生”,其虚假性主要体现在医疗权力对患者精神和意志的毁灭上。笔者通过分析患者的战场遭遇、患病症状及在医院受到的对待和治疗,得出以下结论:这些患有“弹震症”的军官并未被治愈,且医疗机构作为国家主战当局权力的化身,对他们的精神产生了二次伤害。   二、奎葛洛卡医院的“重生”   “弹震症”是战时神经官能症的总称,指军官们因不断受到炮火袭击,不堪忍受紧张的战壕生活而表现出的一系列精神崩溃症状,比如噩梦连连、失语、口吃和瘫痪等。《重生》作品里的军官患者主要有患厌食症的博恩兹(Burns)、患失语症的普莱尔(Prior)和患心身性麻痹症(psychosomatic paralysis)的威拉德(Willard),他们接受医评会(the Board)的审判、忍受医护人员的监视和嘲笑,同时还要面对主治医生里弗斯(W. H. R. Rivers)的讥讽和虚伪关怀。战场带给他们的是炮火与鲜血,冲击着他们的肉体;医院给予他们的是精神压迫、控制与欺骗,摧毁着他们的灵魂。   1.医评会   “弹震症”军???们需要接受医评会的评定。以布莱斯(Bryce)上校为首的医评会选择称呼这些精神崩溃者为“懦夫”、“避责者”、“闪兵”(scrimshankers)及“身心沦丧者”,这是医疗权力通过命名的方式区分战场上的“英雄”和医院里的“逃兵”,将患者的症状归咎于个人的软弱而不是战争本身的非正义性和泯灭人性,让其一入院就开始承受思想上的折磨,直到受不了这种无形的枷锁,选择自杀或者重新回战场。   正因为如此,普莱尔出院时,医评会判定其因哮喘而不能返回前线,他却要担心作为终身国民兵的自己会不会被视为懦夫。他认为自己“被压力压垮了,再也不称职了。现在呢,我算哪根葱?”(Regeneration,209)①从这个意义上看,医评会作为医疗权力的一部分,对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迫,让他们不敢承认自己的精神崩溃,终日活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走不出“英雄”与“逃兵”概念对自身思想和行为的约束。因此,像普莱尔这样被确诊为不能回战场的军官并没有被主战者的意志放过,他们被迫成为一场非正义战争的精神拥护者。   2.护士   患者要忍受医护人员的嘲笑、被他们监视、“赤裸裸”地展现在他们面前,无处可逃。博恩兹在战场上遇到炮击,头部正中一具德军尸体,失去意识之前发现口鼻塞满了人类的腐尸肉,黏液灌进了他的胃里。正因为这种遭遇,他一进食就会呕吐,战场噩梦让他屡屡惊醒,身体急剧消瘦。两位护工发现他“枯黄的皮肤裹不住暴突的锁骨与肋骨,马裤的腰带比实际腰身大许多号”,但他们没有任何怜悯,只是开玩笑地说“可以再塞一个人进去哟”(Regeneration,17-18)。在这里,护工听惯了病人午夜梦回的惊叫,也看惯了病人身体的憔悴和精神上的萎靡,他们是麻木的,无法体会精神崩溃的痛苦;病人得不到应有的同情与关怀,只能独自饮泣。   事实上,就连独自饮泣他们也做不到,因为他们永远处在监视之下,从不上锁的房门、二十四小时值班的护士和一有异常就马上赶到的医生都是他们的监视者。博恩兹外出晚归,等待他的是护士达菲的斥责。巴克笔下的达菲像灰褐毛的小鸟,叽叽喳喳的嗓音更与小鸟一致(Regeneration,40),她对博恩兹的监视就像鸟叫声一样无孔不入,刺人耳膜。她不仅密切注意博恩兹的行踪,言行之中也颇不客气,逼他当场脱掉脏衣服,甚至用里弗斯的到来恐吓他。因此,博恩兹本就虚弱的精神不免更加摇摇欲坠。由此可见,病人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关怀,还得不到尊重,毫无隐私可言。这种二十四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