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尚意书风代表之作――《散氏盘》.docVIP

金文尚意书风代表之作――《散氏盘》.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文尚意书风代表之作――《散氏盘》      顾翔,1977年11月出生。河南项城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联委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河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会员。现任职于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   作品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三等奖,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获奖作品,河南省第二届篆刻展一等奖,全国篆刻艺术展铜奖,“许慎杯”全国书法家作品展金奖,全国第二届“商鼎杯”书法大奖赛银奖;入展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三届全国正书大展,全国第四、五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艺术展,全国第四届篆刻艺术展,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上海河南书法篆刻交流展。   收录于《河南省书画名家志》、《河南书法30家》等多部书画作品集,参与编写河南省中小学地方教材《书法艺术》。      金可泛指金属,也特指青铜器。继甲骨文之后,中国的古文字就集中出现在青铜器上,称为金文,比石刻的文字早了千余年。在众多的青铜器中,周厉王时期的《散氏盘》铭文以其稚拙弥漫、浑穆异趣独步古人,著称于世,它是金文尚意书风中的代表之作。      一、《散氏盘》铭文探微         殷和西周的金文书法,较甲骨文更丰富多彩。在共同时代风格中,又有多样的个性。从风格来看,殷和西周金文,由雄浑壮实,趋向典雅工饬。昭王之前的可算前段,穆王以后算后段。前段点画形态较多样,起笔收笔往往露锋,多有圆点和肥笔,字形长短、宽窄、大小,相当随意,章法上行距不整齐而互相争让者多。也有行距字距相对整齐的,如《大盂鼎》。后段点画较单纯,增强了线条化,起止藏锋已如后世小篆;字形大小多渐趋一律;章法上以行距字距相对整齐为主。有的还有明显的长方形界格。西周的《颂壶》、《墙盘》、《散氏盘》、《毛公鼎》等,都是代表作品。   《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亦被国学大师郭沫若先生称之为《矢人盘》,文中三处出现“西宫”,也有人称之为《西宫铭》。传清代出土于陕西凤翔。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 。重20公斤。浅腹,双附耳,高圈足。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清康熙时,扬州徐约齐以重金购自歙州程氏,后又归于扬州洪氏。清阮元曾翻铸此盘,也有铭文拓本传世。嘉庆十四年,仁宗五十大寿时,新任两江总督阿林宝从扬州盐商购得此盘贡入内府。历经道、咸、光、宣四朝,因年久失查,不知所在,1924年清室内务府清查养心殿时,复得于库中。1935年《散氏盘》随清宫其他文物移交北平故宫博物院,抗战时曾南迁,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同《大盂鼎》、《毛公鼎》、《虢季子白盘》被誉为“晚清四大国宝”。   《散氏盘》铭文铸于内底,计18行半、350字。铭文记述了厉王时?魅私?眉、井邑田两处的土地分割给散氏的史实。文中明确规定了分给散氏的田界的标志,其中用某地之某种树木为界的方法,是典籍中封树的实际例证,最后记载举行盟誓的经过。盘是用于盥洗的水器,但《散氏盘》在镌铸契约长铭后,已然成为家国宗邦的重器。盘铭让人很自然地联想起苏秦所说的“三分壤土,著之盘盂”的话。它作为研究西周后期土地制度及社会变革的历史文献,可以说就是一篇《尚书》外篇。   《散氏盘》以长篇铭文及其重要史料价值而著称。此器自发现至今,书法极受学界艺林推重,评论文字之多,效法者之众,居三代书法之冠,大概其影响只有《石鼓文》可以与其颉颃。      二、《散氏盘》铭文赏析      金文发展至西周后期变化是比较大的,《散氏盘》铭文则是其中粗放尚意一类的代表。它与厉王时期所作的端庄遒美的铭文形成鲜明的对照。铭文笔画粗细均匀的特征,和武王时的《天王簋》,恭王时的《卫鼎》、《卫?B》等金文的书风一脉相承,唯《散氏盘》之文字更较恣放、宽博。从字形上来看皆作正方形,结体比较疏阔。若与晚于它的《毛公鼎》等比较,尤其是与解放后所出恭王时的《史墙盘》等比较,在书风上虽有拙、秀之分,但其质朴浑厚的气势,以及潇洒的神韵,还是堪为楷模的。   学书法最好能看真迹,临摹要选善本,学习一个碑帖更要看它的全貌。我们很少能有机会接触到碑、帖、器物实物,学习临摹的都是印刷品,由于版式需要原有的章法大都被打乱重新排版的,这样一来,字体空间的变化,以至于左右上下之间的关联,也会随之改变,它可能会导致我们对这个碑帖的片面认识。   《散氏盘》铭文整体来看,气势宏大,意态飞扬。整个铭文拓片呈方形,铭文的字与字间隐约可见阳文直线界栏,纵横有序,字距行距适度,具有明显的行、列特征。它的字大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左右奔突,大小、??正变化极具其能。许多印刷品重新排版,这种秩序感不知所踪。《散氏盘》铭文笔画粗细变化多端却又十分统一,无论是通篇读来,还是欣赏单个字,都有一种壮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