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邵氏“五针法”治哮病(肺脾亏虚型) 中医教学课件
邵氏“五针法”治哮病(肺脾亏虚型) 主讲人:范绍荣 哮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不易根治的慢性顽固性疾病,其病机不外正气虚而邪气实。正气虚是指肺、脾、肾机能减退,邪气实指内伏痰饮、瘀血,外感六淫和其他各方面不良刺激。初病者,其病在肺;病程日久,反复发作,则病及脾肾,但仍关乎肺。本病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空气污染日益加重,哮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增加趋势。全世界1.5亿~2.0亿人罹患哮病,每年死于哮病的人达18万之多。哮病的防治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诊断标准 一、中医标准 (1)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或口唇指甲紫绀。 (2)呈反复发作性。常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因素诱发。发作前多有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先兆。 (3)有过敏史或家庭史。 (4)两肺可闻及哮鸣音,或伴有湿哆音。 (5)血嗜酸性粒细胞可增高。 (6)痰液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7)胸部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久病可见肺气肿征。 缓解期辨证分型 ①肺虚证 畏寒,自汗,气短声低,极易感冒,每因天气变化而诱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②脾虚证 常咳嗽痰多,食少脘痞,便溏,倦怠,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细软; ③肾虚证 平时气短,动则喘促,腰酸肢软,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沉细。 二、西医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对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至少具备以下1项试验阳性 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②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③最大呼气流量(PEF)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ge 20%。 (5)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 临床分期及病情的评价 根据临床表现,支气管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缓解期或称非急性发作期,系指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非急性发作期病情的总评价 许多哮喘患者即使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总是不同频度和(或)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咳嗽、胸闷),因此需要根据就诊前临床表现、肺功能以及为控制其症状所需用药对其病情进行总的评价。 适应证及禁忌证 适应证 符合西医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要求,且符合中医哮病的诊断标准要求者,辨证属于肺脾亏虚型,诊断明确,年龄在18岁~65岁之间。 禁忌证 一、合并有肺心病、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及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 二、可造成气喘及呼吸困难的其他疾病患者。 三、施针局部有感染、溃疡、瘢痕、肿瘤的患者。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选用直径0.35毫米的针灸针。 二、详细操作步骤 取穴 按第6版统编教材《针灸学》的取穴标准取穴。主穴 肺俞(双)、大椎(双)、风门(双)。配穴 咳甚配尺泽、太渊;痰多配足三里、中脘;体虚易感冒配足三里。 三、操作方法 ①体位 采取端坐位,体弱或怕针者可取侧卧位。 ②消毒 进针前先于施术部位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然后进行针刺操作 ③进针 大椎、中脘、尺泽采用直刺,选用1.5寸长毫针,胖人刺入1.2寸,瘦人刺入1寸。肺俞、风门均直刺,选用1寸长毫针,胖人刺入0.8寸,瘦人刺入0.5寸。太渊直刺,选用1寸长毫针,胖人刺入0.5寸,瘦人刺入0.3寸。足三里直刺,选用2寸长毫针,胖人刺入1.5寸,瘦人刺入1.2寸。 ④行针 肺俞、大椎、风门、中脘、尺泽、足三里行针时均采用提插捻转相结合手法;太渊行针时以捻转为主,提插为辅的手法。行针时根据针刺部位,上下提插幅度为0.3寸~0.5寸,向前向后捻转角度在360° 以内。一般向下插时,拇指向前,向上提时,拇指向后,对敏感者上述动作操作3次,一般患者操作5~6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在得气基础上采用提插捻转补法操作。 ⑤拔罐 针后于大椎、肺俞之间加拔大号火罐,留罐10分钟。 四、关键技术环节 选取穴位要准确。 掌握针刺深度,行针时根据针刺部位,上下提插幅度为0.3~0.5寸,向前向后捻转角度在360° 以内。一般向下插时,拇指向前,向上提时,拇指向后,对敏感者上述动作操作3次,一般患者操作5~6次。每日针1次,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治疗结束后,嘱患者避风寒。 五、注意事项 针刺前一定要安慰患者,使其放松。操作中,若患者有情绪波动,需安慰,休息后方可操作。患者若年龄大、体质弱,针刺手法要轻柔,刺激力度要小。 因该法以针刺背部腧穴为主,医者在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操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