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中药药理中药药动学
二、中药药动学的整体观思想 如:单味药(当归)与复方(当归芍药散) --测定阿魏酸体内药代动力学变化 结果: 1.相同:符合二室模型,Tmax、t1/2无较大差异 2.明显不同:复方的Cmax和AUC较高,CL较低 结论: ★当归芍药散能增加阿魏酸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 ★当归芍药散在临床配伍用药具有合理性 三、中药药动学的差异性 (一)种属差异 如:以大黄素进行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发现: 掌叶大黄 唐古特大黄 血Tmax 2h 3h 尿Tmax 6h 8h (二)个体差异 年龄、性别、精神状态、体质 四、中药时效关系的不明确性 中药粗制剂成分复杂,时效关系不明,如何确定中药何时达峰呢? 粗略估算: 起效较快的中药:给动物灌胃后1~2h内采血 起效较慢的中药:每天2次灌胃,连续给药5天, 第6天给药1次后1~2h采血 --可获得较高的血药浓度 五、中药量效关系的复杂性 有效成分:量效关系较明确 如:附子中去甲乌药碱 浓度:1×10-9~5×10-8g/mL, 蟾蜍离体心脏收缩幅度增加:22%~98% 心排出量增加:15%~80% 大多数中药尤其是粗制剂:量效关系很难发现 ★实验方法学的问题 ★中药存在作用的对抗性成分 大鼠iv.刺人参皂苷 平均动脉压 10mg/kg ↓ 30、100mg/kg ↑ §3 中药药动学研究方法 一、中药体内过程研究方法 1.吸收研究方法 中药常口服给药,胃肠道是主要的吸收途径 研究方法:在体肠回流法、在体肠灌流法 外翻肠囊法、 肠襻法 分离肠黏膜法、Caco-2细胞模型法 2.分布研究方法 测定吸收相、平衡相、分布相和消除相各组织脏器的药物浓度 如马钱子体内的分布实验: √给药方法:小鼠灌胃和腹腔注射 √取不同时间的血液、心、肝、脾、肺、肾、脑 、肌肉等组织和器官,采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 度法检测士的宁的含量 √结果:分布首位是心,其次为肾、肺、脑、肝 、肌肉、脾,最后为血液 3.代谢研究方法 (1)体内代谢研究方法 中药给药后,可对整体动物的血、尿、粪或胆汁等体液或组织进行分析 常用分析仪器:HPLC、紫外、红外、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对有效成分的代谢物进行分析,阐明代谢物的结构,推断可能的代谢途径 (2)体外代谢研究方法 ①肝微粒体体外温孵法 ②重组P450酶体外温孵法 ③肝细胞体外温孵法 ④离体肝灌流法 ⑤肝切片法 4.排泄研究方法 (1)尿和粪便的排泄 收集一段时间的尿、粪便,测定其浓度,即可获 得中药从尿、粪便的排泄情况 (2)胆汁排泄 动物麻醉后作胆管插管引流,待动物清醒后以各 种途径给药,并以合适的时间间隔分段收集胆汁 ,测定其中药原形物及代谢物,以此可获得中药 从胆汁的排泄情况 第五章 中药药动学 中药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K of TCM ): 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借助于动力学原理,研究中药单、复方及中药活性成分、组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体内时量-时效关系,并用数学函数加以定量描述的一门学科 §1 中药药动学概述 研究意义:1. 揭示中药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的物质基础,有 助于阐明中医药传统理论的科学内涵 2. 阐明方剂组方原理及配伍规律3. 指导中药制剂的工艺筛选、质量评定及剂型 改革,为中药新药研制提供研究思路4. 指导中医临床用药,为优化给药方案提供依 据5. 使中药更易被世界医学所理解,促进中西医 文化的交流 一、中药的体内过程 跨膜转运 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首要环节是跨膜转运 * 跨膜转运有两种形式: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弱酸性药物 弱碱性药物 ? HA H+ + A- BH+ H+ + B [H+][ A-] [H+][ B] Ka = Ka = [HA] [BH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