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docVIP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 王敏 陈娟(解放军第82医院急诊科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外营养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3例(男53例,女20例)实施早期肠外营养,观察预后。结果 经过精心护理,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顺利由肠外营养过渡到全肠营养支持。结论 早期行肠外营养支持保证了重症颅脑外伤患者营养需求,促进机体修复,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为进一步治疗夯实基础。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 肠外营养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283-02 颅脑损伤的患者存在较长时间的意识障碍,不能正常进食,而此时的危重病人机体呈现高代谢、高分解状态,易出现肌蛋白分解、负氮平衡,若不能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将加速患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直接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甚至导致死亡。[1]提供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一般来说经胃肠道营养是重症患者首要考虑的营养支持途径。[2]但是实际治疗过程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多合并出现各种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难以耐受全肠内营养或早期行低浓度肠内营养不能满足营养需求。对于此类患者,易采用早期以肠外营养支持为主,同时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缓慢过渡致以肠内营养为主的营养治疗方案。我院于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3例进行早期肠外营养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73例,男53例,女20例,年龄19-70岁,平均43.2岁。车祸外伤65例,高处坠落伤7例,重物砸伤1例。入院时患者GCS评分均分低于8分;伤后已行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伤前无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无其它重要脏器严重并发伤;均在入院4~72h内血流动力学恢复基本稳定;存活超过一周。 行肠外营养同时,缓慢鼻饲温生理盐水或稀释过温肠内营养液(30ml/h),观察患者消化道耐受情况。确认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后,逐渐降低肠外营养热卡供给比例,直至全肠营养支持。 1.2 方法 选择深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深静脉输入TPN对血管刺激小,穿刺成功率高,留置时间长,患者舒适,避免了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 1.3 肠外营养液选择 肠外营养液的成分及用量:医生根据患者体重、营养状况及出入量等情况确定营养液的需要量。营养液的组成包括:葡萄糖、氯化钠、氨基酸、脂肪乳、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鱼油、谷氨酰胺等。考虑胰岛素易吸附聚乙烯制品表面,单独配置胰岛素,根据营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和速率匀速泵入。 营养液的配置:严格无菌操作,磷酸盐加入到葡萄糖液中,微量元素和电解质加入到氨基酸溶液中,将上述两液转入3升袋中,并观察有无沉淀;将水溶性和脂溶性维生素混合后加入脂肪乳中,然后再转入3升袋中;其排气后轻轻摇动使其混匀,贴标签(注明成分、科别、床号、姓名, 配制时间),24小时内输完,未输完不可再用。输液速度不易过快,每小时不得超过200ml,避免引起高渗性利尿和营养利用率下降。输液时,室内温度控制在25℃,避免营养物质变质。 应注意以下几点:设专用配制室和层流操作台,配制前紫外线照射半小时;配制前将所有物品准备齐全,避免多次走动增加污染机会。注意配伍禁忌,营养液中不能加其他药物,电解质避免与脂肪乳直接接触,对于脂肪乳剂应仔细观察有无分层或游离油滴,若有此现象说明乳剂已不能使用。 2、观察与护理 2.1 静脉输注护理 营养液的输注应均匀,稳定而持续。速度不宜过快,以不超过50滴/分钟为宜。在启动或关闭导管及更换输液器时,应防止空气进入导管,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走空。加入其他药物时注意药物的相容性,以免在静脉管道内形成沉淀阻塞管腔。用生理盐水5rnl冲洗管道一次,避免高浓度营养液黏附于管壁。 2.2 深静脉导管的护理 ①每日检查导管,注意有无打折、扭曲,导管是否固定完善,由于导管置管时间长,固定不牢易脱出,护士记住导管外露的刻度,班班交班。观察穿刺点有无分泌物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硬结,每周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更换敷料一次。②输液完毕用肝素盐水5ml做正压封管。封管时压力不宜过大。以脉冲式动作匀速推注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