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护理学-创伤教学PPTPPT
疏松螺旋包扎法: 如绷带长度不够时可用。 螺旋回返法: 用于细长或 粗细不同肢 体。 “8”字形包扎法: 多用于固定关节敷料。 回返包扎 用于头部 包扎注意事项 动作要迅速准确,不能加重伤员的疼痛、出血和污染伤口。 包扎不宜太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包扎太松会使敷料脱落或移动。 最好用消毒的敷料覆盖伤口,紧包时也可用清洁的布片。 包扎四肢时,指(趾)最好暴露在外面,以便观察。 应用三角巾包扎时,边要固定,角要拉紧,中心伸展,包扎要贴实,打结要牢固。 Ⅲ 固 定 包扎完成后,需要固定肢体残端,以防划破或者刺破健康的组织。固定时注意以下几点: 1.野外急救时,不可随意回纳脱出物(如:突出皮肤的 骨折残端、脱出的内脏等),以防引起感染。覆盖包 扎即可。 2.骨折处固定时,应用宽而硬的物体(如:木板、树皮 等)协助固定。若难找到时,可以用健侧的肢体(如 胸廓、大腿等)协助固定。 3.固定时注意不要累及相近的关节,以防引起强直性骨 关节炎。 4.若有断裂的骨折残端,应放入无菌袋,外裹毛巾,置 于放有冰块的保温桶中,可保护残肢。 固定注意事项 先止血、包扎,再固定。有休克先抗休克。 开放性骨折,严禁把骨折端断送回伤口内。 就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者,不要盲目复位。 夹板的长度与宽度要与骨折肢体相适应,长度应超过上下关节。固定范围要包括上下关节。 夹板不应直接接触皮肤,可适当加厚垫。 固定应松紧适度。 (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四肢骨折固定,先捆上端,后捆下端。上肢屈着绑(屈肘状);下肢固定要伸直绑。 Ⅳ 搬运 基本原则:及时 、迅速、安全 地将伤员搬至 安全地带,防 止再次负伤。 搬运方法: 背、夹、拖、抬、架 扶持法 背负法 双人搬运 双人搭椅 由两个救护人员对立于伤病员两侧,然后两人弯腰,各以一手伸入伤病员大腿下方面而相互十字交叉紧握,另一手彼此交替支持伤病员背部;或者救护人员右手紧握自己的左手手腕,左手紧握另一救护人员的右手手腕,以形成口字形。这两种不同的握手方法,都形成类似于椅状而命名。 此图由零九级大二(一)班马春娟同学提供 以上两图由09级大二(3)班康艳娟同学提供 ①胆绞痛放射区 ③肝胆区 ②-⑥-⑦阑尾炎的转移痛 ④胃十二指肠区 ⑤胰腺区⑧盆腔脓肿(可因阑尾穿孔而发生)⑨宫外孕 ⑩输尿管结石(线性放射) 腹部疾病救治原则 腹部疾病因其牵涉器官多、解剖位置相近、并且发病症状的相似性导致容易误诊、漏诊。正因为以上原因,救治时需把握以下原则: 诊断未明前,不可随意使用镇痛药; 诊断未明前,不可随意使用热敷或者变相热敷(饮热水、被褥包裹等)方式减轻疼痛; 3.诊断未明前,不能进食,也不能灌肠、导泻; 4.如患者病情允许,尽量取半坐卧位或者斜坡位, 以减少对腹膜的刺激; 5.熟悉腹腔器官的解剖位置,以便选择合适的检查 方式,减少等待的时间。 外伤急救四大技术 止血 包扎 固定 搬运 六、四肢 出 血 分 类 皮下出血 内出血 外出血 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 毛细血管出血 鲜红 喷射 暗红 涌出 鲜红 渗出 成人的血液约占其体重的8%(4000~5000ml)。 失血总量达到总血量的20%(800 ~ 1000ml)以上时,伤员出现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促,心慌气短等症状,脉搏快而细,血压下降,继而出现失血性休克。 当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1600 ~ 2000)时,伤者出现视物模糊、口渴、头晕、神志不清或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症状,危及生命。 失血的表现 Ⅰ 止 血 1.创口浅部出血—加压包扎止血 2.创口深部出血--填塞包扎 3.可见出血血管—血管结扎 4.肢体动脉出血--止血带 常用止血方法 指 压 止 血 法 适用于:头部 四肢出血 方 法:利用大拇指的压力将出血 伤口的供血动脉压向骨骼 特 点:止血快速、效果好、持续 时间短 指压止血示意图 上颌动脉 颞浅动脉 面动脉 舌动脉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颈动脉窦 甲状腺上动脉 枕动脉 头部止血 止血动脉:颞浅动脉 止 血 点:耳前方颧弓根部 颜面部止血 止血动脉: 面动脉 止血点: 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 头颈部出血 止血动脉: 颈总动脉 止血点: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搏动点 绝对禁止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以免脑缺氧 肩部、腋部出血 止血动脉:锁骨下动脉 止 血 点:锁骨上窝中部 前臂出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