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煽情”在课堂作文教学中的运用.docVIP

浅论“煽情”在课堂作文教学中的运用.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煽情”在课堂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浅论“煽情”在课堂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钱正求 安徽省池州市第十二中学 247100 由于小学作文教学的模式化,导致广大初一学生在作文写作上陷入了一种“写作怪圈”,具体表现为题材老套、情感虚假。因为充分认识到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适当运用“煽情”这一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真情实感,取得了较好的写作教学效果。 一、写作怪圈 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结束了,与平行班相比,我所带的706班语文平均成绩倒数第一,突出表现在作文成绩偏低。作文试题是让学生根据进入中学以来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试题是比较宽松自由的,学生应该有话可写、有感可发,但很多学生的作文内容不能贴近中学生活的实际,浮光掠影,好像蒙了一层纸,让人看不真实,情感表达干涩、矫情,思路机械刻板,看了开头就知道后面写什么。 如何引导初一学生尽快走上作文正轨?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得搞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我看,问题出在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一些小学语文老师为了应对考试,往往轻视作文教学规律,为写人记事的文章制定了一套套的模式,甚至让学生背下若干篇范文。在考试时,只需根据题目将内容稍加改动,就可照搬。就说这次期中考试吧,我班就有一半以上作文写的是“雨天老师给我送伞”、“为贫困同学募捐”、“参加校园植树活动(其实学校秋季根本就不搞植树)”,内容不外乎好人好事、爱护环境之类。平时这么写,考试时也这么写,主题结构如出一辙。这种作文指导思想一旦形成思维惯性,必然导致学生作文时不是认真审视生活、酝酿感情,而是避实就虚、照葫芦画瓢——千篇一律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情者文之经” 对于文艺的情感作用,我国古代文论家就很重视。《诗大序》中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可见,情是创作行为发生的原动力。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写道:“情者文之经。”清代袁枚也说:“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他们都把情看作文艺的???本,所以文人的感情总比常人热烈,作家总是饱含着血和泪来写作的。曹雪芹说他写《红楼梦》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鲁迅曾说过:“创作总根于爱。”曹禺在《日出middot;跋》中这样描写他创作时的感受:“在情绪的爆发当中,我曾经摔碎了许多纪念的东西……我绝望地嘶嘎着,那时我愿意一切都毁灭了吧,我如一只负伤的狗扑地下,啮着咸丝丝的涩口的土壤。”这些例子都说明了情感在写作实践中的强大作用。古往今来那些感人至深、令人回肠荡气的美文,必然是创作主体浸淫在极大的悲喜之情后才能写出来的,比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袁枚的《祭妹文》、朱自清的《背影》等等。 因此,要让初一学生在作文时表达出真情实感,也需要这种情感的浸淫,在情感的驱动下,审美主体才会有创作的欲望,并且到了不吐不快的程度,这样才会写出至真至美的文章。问题是,学生课堂作文时,很多可写的材料已是时过境迁,写作主体的兴奋期已过,再加上“怪圈”的作用,自然很难写出率真、质朴的文章来。因此,课堂作文训练过程中,教师的“煽情”就显得很有必要。 审美情感是文学的重要特征,情感对创作的发生的确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感情就没有创作。但是情感的发生需要激励,需要审美客体对审美主体的情感加以激发。为此,笔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成功策划了一次“煽情”教学实验,就是利用了情感在文学创作中的巨大魔力。 三、“煽情”实验 那节课分析完期中试卷,下课时我跟同学们说:“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这不能全怪你们,是我本人能力不够。我想请求校领导让我辞去你们班的语文课。”“啊——”教室里一片哗然,48双眼睛看着我,做着各种不同的表情。他们没有想到这次期中考试成绩这么差,更没有想到他们的老师要离开他们。许多同学面对试卷低下了头,教室里一下子又出奇的安静。显然,他们在等待着什么,等待着一场疾风暴雨的训斥。这情景我早有所料,但我不动声色,只是缓缓地走出了教室。 接下来的几天,我照常上课,就像什么也没发生。 又一次作文课来了,我故作轻松地告诉学生:“同学们,由于我的请求,学校领导已经同意我辞去你们班的语文课。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了,明天有新老师来给你们上课。”唰,仿佛遭了电击,所有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晶亮的眼珠渐渐湿润了,有的鼻翼抽动,泪珠滚落。我深知,此时此刻,这48颗心是世上最真诚、最纯洁的。 眼看火候已够,该我亮底牌了:“和同学们师生一场,也算有缘吧。临别的时候,你们有什么心里话就写给我吧,就当是你们交给我的最后一次作文。题目自己定,不必有什么拘束,写心里话就行了。”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