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气成分改变对气候的影响
* * * * * * * 10.1 大气成分改变对气候的影响 1.1 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2 臭氧层耗竭 制作人:311地理一班 李晓婕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有两种: 一种是无意识的影响,即在人类活动中对气候产生的副作用。 一种是为了某种目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有意识地改变气候条件。 主要途径: 在工农业生产中排放至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和各种污染物质,改变大气的化学组成; 在农牧业发展和其它活动中改变下垫面的性质,如破坏森林和草原植被,海洋石油污染等等; 在城市中的城市气候效应。 教学目标 理解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臭氧层耗竭 教学重难点 温室效应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课时 1课时 10.1 大气成分改变对气候的影响 概念: 温室气体:大气中对于太阳辐射几乎不吸收,但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对地面的气候起到类似温室的作用的一些微量气体和痕量气体。水汽(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 (N2O)、氟氯烃化合物(CFCs)、臭氧(O3)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 1、酸雨 2、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 3、海平面抬升 北极熊该怎么办 令人感到窒息的温室气体排放 炼狱般的金星表面,罪魁祸首正是温室效应 如图8·13所示。在波长9.5μm及12.5—17μm有两个强的吸收带,这就是O3及CO2的吸收带。特别是CO2的吸收带,吸收了大约70—90%的红外长波辐射。地气系统向外长波辐射主要集中在8—1.2μm波长范围内,这个波段被称为大气之窗。上述CH4、N2O、CFCs等气体在此大气窗内均各有其吸收带,这些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必然对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1.2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 1、CO2 最重要的一种温室气体 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大量燃烧化石燃料和大量砍伐森林所造成的。 去处:排放入大气中的CO2有一部分(约有50%上下)为海洋所吸收,另有一部分被森林吸收变成固态生物体,贮存于自然界,但由于目前森林大量被毁,致使森林不但减少了对大气中CO2的吸收,而且由于被毁森林的燃烧和腐烂,更增加大量的CO2排放至大气中。 发展趋势:目前,对未来CO2的增加有多种不同的估计,如按现在CO2的排放水平计算,在2025年大气中CO2浓度为4.25×10-3mL/L为工业化前的1.55倍。 浓度增加对气候的影响: 促使温室效应的发生 引发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消融,海平面抬升 2、甲烷(CH4沼气)重要的温室气体 浓度急剧增加的原因:由水稻田、反刍动物、沼泽地和生物体的燃烧而排放入大气。 增长过程:在距今200年以前直到11万年前,CH4含量均稳定于0.75—0.80×10-3mL/L近年来增长很快。1950年CH4含量已增加到1.25×10-3mL/L,1990年为1.72×10-3mL/L。 增长趋势:根据目前增长率外延,大气中CH4含量将在公元2000年达2.0×10-3mL/L,2030年和2050年分别达2.34至2.50×10-3mL/L。 3、一氧化二氮(N2O) 增加原因:农田面积增加和施放氮肥、飞机飞行有关 N2O除了引起全球增暖外,还可通过光化学作用在平流层引起臭氧O3离解,破坏臭氧层。 4、氟氯烃化合物(CFCs) 原因:制冷工业(如冰箱)、喷雾剂和发泡剂中的主要原料 化合物如氟里昂11(CFC-11)和氟里昂12(CFC-12)是具有强烈增温效应的温室气体,破坏平流层臭氧的主要因子 CFC-11在1945年、CFC-12在1935年开始有工业排放。 图8·16给出CFC-12近数十年来的变化形势,其未来含量的变化取决于今后的限制情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 温州市摇篮杯高一数学竞赛_解析版.docx VIP
- 缆索起重机通用安装工艺(新版).docx VIP
- 小学1-6年级必背古诗(99首).docx VIP
- 4.2缆索起重机组成及发展.pdf VIP
- 压缩版程稼夫力学篇详解.pdf VIP
- DB36_T 2035.1-2024 DLG基础测绘成果转换生产地理实体技术规程 第1部分:1:5 0001 :10 000.docx VIP
- 2024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城市基础信息模型(CIM)及基于CIM模型一网统管的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技术建议书.pdf VIP
- 2025年连云港专业技术人员公共课程公需考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docx VIP
- 间歇性导尿康复护理技术指南.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