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与叙事_羌族民居建筑艺术解读.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圣与叙事_羌族民居建筑艺术解读

神圣与叙事———羌族民居建筑艺术解读罗晓飞(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四川汶川623000)[摘要]羌族是我国西南最古老的民族。羌族民居是羌族最古老的建筑艺术形式,是羌民族文化的象征,其包含的宗教信仰与自然崇拜思想是羌民族精神内涵在建筑文化中的体现。羌族民居建筑其独特的建造形式与空间布局反映了古羌人“人神共居”的宗教意识与住宅文化观念,是羌民族历史发展的无言史书。羌族民居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可谓是民族建筑艺术中的“奇葩”,其形式美感和与现实生活的依存关系是羌族建筑艺术的审美本质与表现意味。[关键词]羌族;民居建筑;宗教信仰;造型艺术;形式美;审美意味[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12)11-0163-03羌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现今主要生活在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国西南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民居作为一种建筑形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至今,在吸收多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仍然保持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和浓厚的古风遗韵。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就描述了今岷江上游的古羌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室”的情形。在秦穆公独霸西戎使生活在青海河湟地区、渭水上游草原地带的古羌人四处迁移,由“逐水而居”变为依山居止”。不再是“西戎牧羊人”的民族而开始定居下来事农兼牧后,以修房造屋为主的建筑艺术便应运而生。其“用乱石垒成的辉煌”如今依然如梦一般展现在世人面前……和群山相融,与天地相接,似一幅幅壮丽、古朴的画卷让人魂牵梦萦,流连忘返。建筑是造型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是时代的写照,是艺术、文化、科技高度集中的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都反映了文化的时代、民族和地域特色。我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羌族民居建筑是羌民族文化的象征,是该民族历史发展无言的史书,是羌族文化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最初的“安居”目的的造屋形式到如今的民居建筑艺术,期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让世人感慨万千。其民居建筑一般都是由上百户或十几户人家集聚而居,形成“羌寨”,选此修建多在依山傍水的河谷、半山腰和高半山地带。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变化、延续发展已自成体系,并形成独特的造型风格与审美内涵。是这个古老民族生存观、宗教思想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和精神体现,是羌民族形象的代表和文化的纪念碑。一、羌族民居建筑艺术形态与功能羌族民居建筑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虽然今天的建筑面貌已远非其原始状态。但在其建筑选址、房屋布局以及空间形式等方面,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古风遗韵,呈现出浓郁的宗教色彩。反映出羌族民居建筑早在几千多年前就已形成的规模和风格特色,并为后来的羌族乃至藏族(嘉绒藏族)等民族的民居建筑打下了深刻烙印。(一)建筑选址历史上,在羌人艰难的生存环境,辗转流离的命运中,大自然是他们精神的寄托,灵魂的依托。因此传统羌寨的选址忠实地反映了人们的信仰,修屋造房时要依时尊神动土,要有神的“庇护”,对朝向的选择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在羌人的风水观中住宅和聚落选址一定要躲开山体的遮蔽,以便透过山间,遥望到远处连绵的雪山。因为远处巍峨的雪山是神的象征。“羌人特别崇敬山神,因为他们认为山神主管着山中的物产,羌区每年举行的祭山会(又称转山会)上,释比(相当于汉族的巫师,是羌民族精神领袖)要假托神的旨意宣布乡规民约,号召羌人严格遵守,通过原始宗教的形式调节羌区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羌区聚落的生态环境。”[1]羌民族至今仍然保持万物有灵、多神崇拜[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彰显藏羌文化艺术,构建民族地区特色美术教育”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SB112)。[作者简介]罗晓飞(1967—),男,四川都江堰人,四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与羌族民间美术,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163·的原始宗教信仰。另一方面,羌族民居建筑多选在高半山坡“依山而居、依势而建”,这与古羌人历史上长期为抵御外族掠夺“战备”的需要分不开,是建筑防御功能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二)外部形态羌族民居建筑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在造型上分内外结构。楼层布局大多分三层:底层为牲畜圈,二层住人,三层为晒台。在羌族民间叙事长诗《木姐珠与斗安珠》就有关于羌人住房的记载:“石砌楼房墙坚根基稳,三块白石供立房顶上,中间一层干净人居住,房屋下面专把禽畜养。”羌族建筑大多为三层楼的格局与羌族的宗教思想有关。因为羌人以为,居楼的结构就像一个人,中间是心脏,顶层就是一个人的头,楼顶上供奉的白石则是人们头顶上的天神化身,希望与天更接近,与天神对话。所以现在的羌族民居,我们常见在房顶和房四角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