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伤国意,闺阁女儿心.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感时伤国意,闺阁女儿心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感时伤国意,闺阁女儿心 ——论徐灿词中的亡国之思 孙逸清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本138班 321004 摘 要:明末清初女词人徐灿,“蕉园五子”之一,生于思想守旧的封建时代,作为闺阁女子,却有巾帼英雄之气概。身受亡国之痛,丈夫却出仕新朝,其内心之矛盾,唯借词抒发。徐灿词中多抒发其亡国之思,表达对故朝的无限眷恋,语言风格或豪健或婉约,使人回味无穷。本文在前人为数不多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从有限的原始材料出发,梳理和分析了徐灿词中的亡国之思,探讨其词产生的原因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亡国之思 英雄气概 豪健婉约 清是自宋以来词学发展得最为鼎盛的时代,也是女词人的时代。清代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女子教育普遍受到重视,丰厚的文化氛围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女词人。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收录了4000余家女性词人的词作,其中清代的女词人达3500家左右,可见其风之盛。并且,这些女性词人在社会新思潮的冲击下,开始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自我意识渐渐觉醒。徐灿则是明末清初的女词人中开拓词风的关键人物,其词中体现的爱国情怀尤为后世所称道。 本文将通过创作背景、词作解读和后世评价三方面对其词中抒发的亡国之思加以论述。   一 明末清初的近百年时间,是社会相当动乱的时期。每一个朝代更替之间,文学在社会因素的冲击下,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逢换代,必生黍离之悲。而明清之际的换代,对于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来说,又是外族入侵,亡国之痛更甚,故国之思更浓。这一时期清初诗坛的主流便是“遗民诗”。在当时汉族人民和清朝统治者之间存在尖锐的民族矛盾的情况下,具有反清思想的明朝“遗民“诗人,他们有的直接参加抗清的政治、军事斗争,甚至以身殉难,有的以流亡隐居或削发为僧保持气节,志行皎然,反清复明的呼声震天。 但是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些文人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出仕清朝。徐灿之夫陈之遴便是其中之一。陈之遴出身于海宁望族,崇祯十年进士,次年因受其父牵连,被崇祯帝下令斥责“永不录用”。顺治二年出仕清朝,在官场上经历多次升降浮沉,一生仕途坎坷。对于其出仕清朝的行为,有人说其热衷权贵,贪恋官场之荣华。严迪昌先生曾经解释说:“陈之遴出仕清廷,徐灿不可能正面直白抗争,作为一个封建大家闺秀出身的女子也做不到,可是心情是矛盾而抑郁的。”徐灿作为其妻子,对于丈夫出仕新朝的行为感到痛心,但是又受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无法当面指责丈夫的不是,只能通过词作来抒发内心忧愤之情。   二 徐灿词作前期多洋溢幸福欢愉的感受,然而后期,经历了亡国之痛以及丈夫变节之悲之后,其词风转向深沉,多有哀国伤时之音。如《永遇乐middot;舟中感旧》: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逝水残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扬,而今金尽,禾农季还消歇。世事流云,人生飞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客惨黛,如共人凄切。 桃花、燕子都是春天的美好事物,然而这样的美好事物已经许久不见。“春景多别”,多别的不仅是春景,还有当时的幸福与美好。“前度刘郎”则是借用刘禹锡诗作中“前度刘郎今又来”之句。刘禹锡遭贬谪,十年后再回长安,感慨世事无常、风云变幻。而徐灿,则用刘郎之句,“往事何堪说”,往事随风而去,故国之景犹在眼前,桃花、燕子依旧,从前情怀不在,故国不在,何其悲哉。只恨大好河山已落入异族之手,锦绣山河,支离破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多少人流离失所,多少恨缠绵心间。虽为闺阁女儿,下笔却如此沉重悲怆。“千古恨”三字,掷地有声,包含了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所共有的黍离之悲。万里河山见证了一个朝代的衰亡、一个朝代的兴起。“白玉楼”、“黄金台”,往昔文人贤士俱已不在,只留明月苍白无力地照耀着黑暗的夜。西山与人一般,愁客惨黛,与己同哀。 如此荡气回肠,如此沉郁顿挫,这样的词句,竟出自芊芊女流之手。丈夫热衷功名利禄,早已将亡国之痛抛诸脑后,妻子却以满腔的爱国情怀写下这样的词句。题为《舟中感旧》,是在舟中所作。不知此时,丈夫是否在她身旁,也不知陈之遴看到这样的词句,心中又作何感想。 徐灿的亡国之思,除了以如此直抒胸臆的方式叙述,在家书中也总是环绕着这样的悲情,有意无意中体现的亡国之思并不猛烈,却依然真挚哀婉。如那首《满江红middot;示四妹》: 碧海苕溪,弹指又一年离别。看过眼倦杨青老,怨桃红歇。相约每期灯火夜,相逢长是葵榴月。倩残镫、唤起半生愁,今宵说。 采莲沼,香波咽。斗草径,芳尘绝。痛烟芜何处,旧家华阅。娇小凤毛堂构远,飘零蝉鬓门楣孑,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