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色谱理论基础
色谱分析法 色谱理论基础 一、气相色谱流出曲线 (2)用体积表示的保留值 3. 相对保留值r21 4. 区域宽度 二、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 三、塔板理论-柱分离效能指标 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 塔板理论的特点和不足: 四、 速率理论-影响柱效的因素 1. 涡流扩散项-A 2. 分子扩散项—B 3.传质阻力项— C 4. 载气流速与柱效-最佳流速 5. 速率理论的要点 五、 分离度 分离度的表达式: 例题1: 例题2: 定性 据经验式定性 碳数规律:在一定温度下,同系物的调整保留时间tr’的对数与分子中碳数n成正比: lgtr’=An+C (n?3) 如果知道两种或以上同系物的调整保留值,则可求出常数A和C。未知物的碳数则可从色谱图查出tr’后,以上式求出n。 保留指数定性 该指数定性的重现性最佳。当固定液和柱温一定时,定性可不需要标准物。 设正构烷烃的保留指数为碳数?100。测定时,将碳数为n 和n+1的正构烷烃加入到样品 x 中进行色谱分析,此时测得这三个物质的调整保留值分别为:tr’(Cn),tr’(x)和tr’(Cn+1),且待测物x的调整保留值介于两个烷烃之间。 定性 据相对保留值 ri,s 定性: 用保留值定性要求两次进样条件完全一致,这是比较困难的。而用ri,s定性,则只要温度一定即可。 具体做法: 在样品和标准中分别加入同一种基准物 s,将样品的ri,s和标准物的ri,s相比较来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 i 组分。 [例]乙酸正丁酯在阿皮松L柱上进行分析(柱温100℃)。由图中测得调整保留时间为:乙酸正丁酯310.0mm,正庚烷174.0 mm,正辛烷373.4 mm,求乙酸正丁酯的保留指数。 解: 已知n=7 与其它方法结合的定性分析方法: 1) 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分析 带有某些官能团的化合物,经一些特殊试剂处理,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反应后,其色谱峰将会消失或提前或移后,比较处理前后色谱图的差异,就可以初步辨认试样含有哪些官能团。 2)与质谱、红外光谱等仪器联用 较复杂的混合物经色谱柱分离为单组分,再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或核磁共振等仪器进行定性鉴定。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大方面: ①是如何实现接口,降低压力使色谱柱的出口与质谱的进样系统连接,达到两部分速度的匹配; ②是必须除去色谱中大量的流动相分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这项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开始研究的,到60年代已经成熟并出现了商品化仪器。目前,它已成为最常用的一种联用技术。GC是在常压下工作,而MS是在高真空下工作,因此,必须有一个连接装置,将色谱柱流出的载气除去,使压强降低,样品分子进入离子室。这个连接装置叫做分子分离器。目前一般使用喷射式分子分离器 载气带着组分气体,一起从色谱柱流出,经过一小孔加速喷射进入分离器的喷射腔中,分离器进行抽气减压,由于载气分子量小,扩散速度快,经喷咀后,很快扩散开来并被抽走。而组分气体分子的质量大,扩散速度慢,依靠其惯性运动,继续向前运动而进入捕捉器中。必要时使用多次喷射,经分子分离器后,50%以上的组分分子被浓缩并进入离子源中,而压力也降至约1.3×10-2Pa。 ????如果是毛细管色谱,由于毛细管柱的流量极小,可以不必经过分子分离器而直接进入离子源。 7.利用检测器的选择性进行定性分析 不同类型的检测器对各种组分的选择性和灵敏度不相同。 如:热导检测器对无机物和有机物都有响应,但灵敏度较低;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有机物灵敏度高,而对无机气体、水分、二硫化碳等响应很小,甚至无响应; 火焰光度检测器只对含磷、含硫的化合物有信号; 电子捕获检测器只对含有卤素、氮、氧等电负性强的组分有高的灵敏度。 利用不同检测器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可对未知物大致分类定性。 1.峰面积A的测量: 对称峰:峰高h与半峰宽的积: A=1.065 ? h ? W1/2 不对称峰:峰高与平均峰宽的积: A=1/2 ?h ?(W0.15+W0.85) 1)绝对校正因子 wi=fi’Ai 或 fi’= wi/Ai 通过此式可得到待测物单位峰面积对应的该物质的量 4.校正因子的应用: 在色谱分析中,将各组分的峰面积乘以相对校正因子后,就将样品中各组分的峰面积校正成相当于标准物质的峰面积。 这样一来,对于相同量的不同组分,其计算后的峰面积就是相同的了。所以就可以用峰面积来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了。 3.注意事项: 相对校正因子与待测物、基准物和检测器类型有关,与操作条件(柱温、载气流速、固定液性质、进样量)无关 基准物:热导池检测器→苯;氢焰检测器→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四章 化工流变学基础.ppt
- 第四章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试验方法.ppt
- 第四章 外汇交易和外汇风险.doc
- 第四章 功和能(1定).ppt
- 第四章 汽车空调的采暖、通风与净化系统.ppt
-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中北环境生态学).ppt
- 第四章 产能管理.ppt
- 第四章 单期期权.ppt
- 第四章 4.1 传质过程机理.ppt
- 第四章 单片机程序设计(石伟20141008).ppt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考试地理答案.doc
- 甘肃省XB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一模诊断政治含解析.doc
- 安徽省皖江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英语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化学四川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高三政治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无答案.doc
- 2025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历史含解析.doc
- 2025年1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八省联考)政治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