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第三节 化学平衡 第3课时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 第 3 课时 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等效平衡 1.等效平衡原理 由于化学平衡状态与条件有关,而与建立平衡的途径无 关,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对同一可 逆反应只要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或相当,而达到化 学平衡时,同种物质的含量相同,这样的平衡称为等效平衡。 如常温常压下,可逆反应: ①2 mol ②0 mol ③0.5 mol 1 mol 0 mol 0.25 mol 0 mol 2 mol 1.5 mol ①从正反应开始,②从逆反应开始,③从正逆反应同时开 始,由于①、②、③三种情况如果按方程式的计量关系折算成 同一方向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对应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均相等 (如将②、③折算为①),因此三者为等效平衡。 2.等效平衡规律 (1)在定温、定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改变的 可逆反应,只要改变起始时加入物质的物质的量,如通过可逆 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换算后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原平衡相 同,则两平衡等效。 (2)在定温、定容条件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 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比值与原平衡 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3)在定温、定压条件下,只要按化学计量数换算后的物质 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平衡相同,则两平衡等效。 3.等效平衡原理的应用 ①判断同一可逆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是否为相同的 平衡状态。 ②求要达到等效平衡,两种不同状态下起始量之间的关系 式。 ③求属于等效平衡状态下的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图像分析 1.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化学平衡移动的实质是外界条件改变时,正、逆反应速率 变化程度不同,从而导致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破坏了原平 衡状态,使平衡发生移动,二者的关系如下表: 逆向 移动 v(正)、v(逆) 均减小,且 v(逆)v(正) ②减小反 应物浓度 正向 移动 v(正)、v(逆) 均增大,且 v(正)v(逆) ①增大反 应物浓度 任一平 衡体系 速率变化曲线 平衡 变化 速率变化 条件变化 平衡 体系 正向 移动 v(正)、v(逆) 均减小,且 v(正)v(逆) ④减小生 成物浓度 逆向 移动 v(正)、v(逆) 均增大,且 v(逆)v(正) ③增大生 成物浓度 任一平 衡体系 速率变化曲线 平衡 变化 速率变化 条件变化 平衡 体系 续表 正向 移动 v(正)、v(逆) 均减小,且 v(正)v(逆) ⑥减小压 强或降低 温度 逆向 移动 v(正)、v(逆) 均增大,且 v(逆)v(正) ⑤增大压 强或升高 温度 正反应方 向气体体 积增大或 放热反应 速率变化曲线 平衡 变化 速率变化 条件变化 平衡 体系 续表 逆向 移动 v(正)、v(逆) 均减小,且 v(逆)v(正) ⑧减小压 强或降低 温度 正向 移动 v(正)、v(逆) 均增大,且 v(正)v(逆) ⑦增大压 强或升高 温度 正反应方 向气体体 积缩小或 吸热反应 速率变化曲线 平衡 变化 速率变化 条件变化 平衡 体系 续表 不移 动 v(正)、v(逆) 均增大,且 v(逆)=v(正) ⑨使用催 化剂 任一平 衡体系 速率变化曲线 平衡 变化 速率变化 条件变化 平衡 体系 续表 2.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图像解答的基本方法与思路 (1)分析清楚反应的特点:包括各反应物的状态,化学方程 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的变化情况、热效应等。 (2)分析看懂图像,做到五看: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 坐标各表示的意义;二看线,即图中曲线的走向、变化趋势、 是否连续或跳跃及其表示的意义;三看点,包括起点、折点、 交点、极值点等及它们表示的含义;四看是否要作辅助线(如 等温线、等压线);五看图像中各种量的多少。 (3)联想相关规律和原理:如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4)依题意作出定性分析和正确判断。 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图像的分类及特点 一般来说,图像类型可分为单一函数图和复合函数图两 类,在每一类中如果根据横坐标的不同含义,可把图像分为两 (1)时间(t)类 ①v—t 图 a.改变浓度。 图 2-3-2 b.改变温度。 图 2-3-3 c.改变压强。 当 m+n=p+q: 图 2-3-4 当 m+np+q: 图 2-3-5 当 m+np+q: 图 2-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pdf VIP
- 民用无人机驾驶执照CAAC理论考试题库(各地真题).docx VIP
- 《武经射学正宗》原文及翻译注释.docx VIP
- 医院纪检监察室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汇编.docx VIP
- 长城钢铁行业主要设备润滑要求及润滑解决方案.ppt VIP
- 古籍《射经》王琚.pdf VIP
- 部编版六上语文课程纲要 .pdf VIP
- DB32_T 4787-2024 城镇户外广告和店招标牌设施设置技术标准.docx VIP
- 2024NFPA101美国国家消防安全规范中文版.pdf VIP
- 一种松香胺聚氧乙烯醚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