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物流运行环境
如果从国民经济的不同角度进行考察,包括国民经济宏观布局、地区和部门的中观布局,以及地点微观布局三个层次。生产力布局的三个层次,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民经济宏观布局是确定全国性的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带有全局性战略意义。 生产力的宏观布局必须注意经济区之间的不平衡布局,贯彻经济区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实现宏观布局合理化。 只有搞好国家总体布局,才能为搞好下属各层次的布局提供基础,才会对未来的社会生产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生产力微观布局亦称地点选择。是指生产单位内部生产力各因素的布局,即从经济实体考察的各企业的选点定址以及厂(场)内生产力要素的配置。 通过合理的微观布局,可以使企业群体内部达到按性质分类,按功能分区,依据企业内部各单位的性质将它们分类,分别组成各种功能小区 通过集结布局,区位优选,即依据技术经济联系,为企业配套成龙,进行相对集中配置,形成企业群落,在企业群内又根据指向性规律或其他规律的要求,选择最优厂址,以达到企业群体的最佳效益。 生产力布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分工在空间的表现,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各类行业所需要的生产资源的不同和不同地域所拥有的生产资源不同,这就产生了一定的行业如何配置在合适的区域才会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 生产力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地点微观布局,是基层单位的布局,是具有局部意义的战术性布局,但却是生产力布局的最后落实与体现。 地区布局则介于国民经济宏观布局与地点微观布局之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生产力宏观布局亦称国家总体布局。指全国范围内生产力的总体配置。它是从国民经济总体来考察各个部门生产力在全国不同区域的分布与组合。 生产力的宏观布局是生产力布局的战略环节,关系到全国生产力布局的总体部署和轮廊方向,因此,在生产力布局的各个层次中的地位最为重要。 2.中国生产力布局的原则 * 3.中国生产力布局的重心演变、成就与问题 (1)重心演变:4个阶段 (2)成就:在巩固和加强原有经济重心区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新的经济重心区;一大批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建立,生产力布局西移;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生产力布局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3)问题:生产力布局重心一度过分向东倾斜,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并强化了“双重错位”的区域格局;重复建设,重复布局严重,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趋同;生产力布局机制仍不完善,计划手段与市场手段存在着“断层”。 * (五)动植物 我国动物种类十分丰富,初步统计,无脊椎动物约有17万种,鱼类约2400种,两栖爬行类约500种,鸟类1186种,哺乳类430种。 资源种类 (1)珍贵特产动物。是指有重要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的特产种类。 (2食用动物资源。包括:水产资源、食用鸟类以及哺乳动物中的有蹄类。 (3)药用动物资源。我国是使用动物药材最多的国家,初步统计入药的各种无脊椎动物约有170种。 (4)工业用动物资源。又可分为5类:制裘及制革工业用动物、香料工业动物、鲸脂、紫胶和白蜡、羽绒与装饰品。 (5)实验动物资源。 (6)观赏动物资源。 (7)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资源。 (8)其他作用的动物资源。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按单项用途一种一次计,共2411种。植物的资源按用途可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保护改造环境用和种植资源5大类。 (1)食用植物资源包括直接和间接(饲料、饵料)食用的植物,可分为7类:淀粉、糖类植物;蛋白质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饮料植物(主要是茶植物);食用香料色素植物;植物性饲料、饵料。 (2)药用植物资源可分为2类: ①中草药。载于历代本草的中药在500种以上,常用的有300多种,绝大部分来自野生植物,但多逐渐栽培。 ②植物性农药。包括土农药植物,如除虫菊、冲天子、鱼藤、百部、无叶假木贼等共约500种。它们含有除虫菊素、植物碱等物质,有杀虫灭菌的功能。还有植物激素。 (3)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料、芳香油、胶脂、工业用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资源。 (4)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包括:防风固沙植物、保持水土和改造荒山荒地植物、木本油料植物、固氮增肥和改良土壤植物、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监测和抗污染植物。 茶叶 (1)浙皖赣茶区,茶园主要分布于3省相邻的丘陵地区,产茶量居全国之首,以绿茶为主,红茶其次。 (2)滇川茶区,主要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的山地丘陵,绿、红茶兼有,云南是红茶的主产地; (3)湘鄂茶区,湖北以产绿茶占绝对优势,湖南绿红茶兼有。 (4)闽台茶区,福建是乌龙茶的最大产地。闽南安溪有“中国茶都”之称,乌龙茶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