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黄土隧道安全施工应对措施.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跨度黄土隧道安全施工应对措施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大跨度黄土隧道安全施工应对措施 Countermeasures for Safety Construction of Large-span Loess Tunnel   孟兆伟 MENG Zhao-wei   (中铁十七局四公司,重庆 401121)   (China Railway 17th Bureau Group No.4 Engineering Co.,Ltd.,Chongqing 401121,China)   摘要: 根据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吕梁指挥部管段内黄土隧道比例高,安全管理风险大的特点,通过对区域内黄土特性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形成了吕梁指挥部管段内黄土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一套卡控措施,对全线黄土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Abstract: The loess tunnel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in the Lvliang command section of central and southern Shanxi railway channel, so there are big risks for safety management.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oess in the area, a set of controlling measures is formed, which can provide strong guidance for the whole line loess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关键词: 大跨度黄土隧道;黄土特性;施工安全;应对措施   Key words: large-span loess tunnel;loess characteristics;construction safety;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3-0116-03   0 引言   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隧道施工作为地下工程重要的一种,施工安全越来越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面临更大的压力,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是我国第一条按30T轴重设计和施工的重载铁路,隧道规模大,安全风险高,施工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1 工程概况   石楼隧道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与隰县境内,为黄土高原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隧道最大埋深约为252m,最小埋深约为10m。本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为4.0m。隧道进口里程为DK221+415,出口里程为DK234+225,全长12802m。隧道共设置斜井4座,长度分别为:320m、605m、940m、440m。石楼隧道作为全线重点隧道,黄土比例高,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2 黄土隧道地质情况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地基属于黄土土质,对于这种土质,受到物理力学特性、结构、构造及水的作用的影响和制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土体的自承能力出现不足。   2.1 黄土特性   2.1.1 老黄土基本特性 对于老黄土来说,由于地质的严密积压过程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颗粒间的大孔隙不具有湿陷性,进一步提高了土体的承载力。对于老黄土来说,由于埋藏深度较大,与新黄土相比,其含水率相对比较高,通常情况下达到15~40%,但是与隧道位置原始地应力相比强度要低,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引发屈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塑性区,导致塑性发生变形。   2.1.2 新黄土特性 对于新黄土来说通常情况下覆盖在老黄土之上,并且新黄土的厚度在30~50米之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质地均匀,含水率小,含水率一般情况下在5~15%,新黄土土质多孔,呈松散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节理切割的影响和制约,在垂直节理面上容易形成竖向的软弱层,通常情况下,对于软弱层来说,由于自身的粘聚力较小,并且软弱面相互切割,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形成与周边围岩粘聚力较小的面状体,在开挖下部隧道的过程中,受开挖扰动,以及支护存在缺陷的影响,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塌方现象。   2.2 强度变化特性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塌方,其中强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开挖隧道的过程,可以说就是重新分布地层内应力的过程,在开挖隧道前,在天然应力的作用下,土体处于平衡状态,开挖隧道后,开挖扰动破坏了原始的平衡状态,在洞身周围导致围岩应力重新分布,由于黄土的强度比较低,开挖后,如果应力大于黄土本身的强度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