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数学题的逆向思维.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数学题的逆向思维

解数学题的逆向思维 贺 昉 (邵阳市一中,湖南,邵阳,422000) 摘要:运用逆向思维方法,使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如这篇文章中涉及的三类问题,其解法都比较巧妙。 关键词:逆向思维;均分法;迭代 中图分类号:B804.4;O141.3 文献标识码:A The Inwerse Thinking Model for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HE Fang (The First Middle School of Shaoyang City,Shaoyang,Hunan,422000) Abstract: By using a iverse thinking method,some relatively difficulr problems can be readily solved.For example,the solution methods of three ex,problems repressuted in this paper are all ring. Keywords: Inverse thinking;equipartition method;successive substitution 逆向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方式,这种所谓是从要解决问题的结论入手。在解决某些问题时,这种思维别出心裁,相当有效。比如,试求出一个四位数,使其等于它的4位数字之和的4次方,文[1]的解法就很特别,是运用逆向思维的一个范例。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试用这种方法。 1 从一个数学游戏谈起 例1 设有甲乙两人对奕。游戏规则是:两人轮流数出一组连续的自然数,至少数1个,至多可数10个,前面的人数到n停止,后面的人接着从n+1数起,谁恰好数到100,就算胜利。试提供一种制胜方法。 分析:如果用顺向思维,设甲第一个数,从1开始,数到某个数止住,那简直无从下手,因为他不能预知乙怎么数。甲乙双方都有一个最佳停止问题。 我们不妨用逆向思维,甲欲取胜,即最后一次由甲数到100。倒数第二次由乙数,倒数第三次由甲数,倒数第三次甲的最佳停止数是多少?不难看出这个最佳停止数是89,乙从90开始,不管他数的个数还是连续数2~10个数,甲有把握数出100,这个89的来源是89=100-(1+10)=最终目的数-(最少数出数+最多数出数)。 从此逆推,倒数第五次甲的最佳停止数是89-(1+10)=78 继续逆推,甲的最佳停止数依次是1,12,23,34,45,56,67,78,89。 如果甲第一个数,依次在上述最佳停止数处停止,则无论乙怎么数,不论乙智商如何高,甲肯定取胜。但游戏规则是公平的,可能是乙先数,即使由甲先数,为了不曝露目标,开头几次,也不必在最佳停止处停止。制造假象,使乙摸不着头绪,但接近目标时,必须在最佳停止处停止。 稍微变通一下,如果最少 5个,最多数10个,则最佳停止处为 100-k(5+10)=100-15k(k=1,2,3,4,5,6),即最佳停止处依次为10,25,40,55,70,85。 2 两分法 例2 假定甲心中确定一个1000以内的自然数,由乙猜这个数,乙可提出若干问话,甲只能以“是”,“否”作答,试为乙设计一种最佳方案,使乙提问次数最少。 方法:下面是乙与甲的对话: 乙:(这个数)大于512? 甲:否 乙:大于256? 甲:否 乙:大于128? 甲:是 乙:大于192? 甲:否 乙:大于160? 甲:否 乙:大于144? 甲:是 乙:大于152? 甲:是 乙:大于156? 甲:否 乙:大于154? 甲:是 乙:大于155? 甲:是 如此回答10次,乙最后猜出该数是156。 方法的理论依据:因为210=1024><<. 分析 则有 (3.1) (3.1)的导出是逆向思维的运用。 令 则(3.1)变为 我们运用下述定理 定理3.1 若 则方程的一个根可用来逼近,这就是所谓逐次逼近法,证明从略。 关于迭代的深入研究,可参看[2]。 将定理3.1用于(3.1)式,并设m=2,就得下例。 例3 试求的近似值 解 (3.1)变为: 取 计算可为下简化: 设已有 于是 化小数点后的前7位数字都是准确的。 参考文献: [1] 陈育强.抓住本质属性,巧解数学问题[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3(2):80~81. [2] 张景中,李 浩.实迭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