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调整中的世界 思考题 名词解释: 戴维营会谈 U-2飞机事件 第二次柏林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波兹南事件 匈牙利事件 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 戴高乐主义 哈尔斯坦主义 “新东方政策” 《日美新安全条约》 亚非会议 不结盟运动 非洲统一组织 南南合作 简答题: 1、50年代苏联为缓和与西方的关系做哪些努力? 2、列举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美苏缓和与争斗的重大事件 3、列举战后四次中东战争(时间、称谓、结果) 论述题: 1、试述两大阵营内部在5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变化 2、试述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3、试论第三世界的兴起 第一节? 美苏缓和与争斗 一、苏、美对外政策的调整 二、缓和与争斗 一、苏、美对外政策的调整 (一)调整的动因 1、西欧各国由于经济的复兴开始追求相对的独立性,由此,美与西方盟国间开始出现矛盾。 2、美苏都希望控制日益兴起的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3、对美而言继续“遏制”政策已显“心有余而力不足”,美苏军事实力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4、对苏联而言,斯大林逝世后苏联进入新的时期。 (二)政策调整 1、? 赫鲁晓夫的“三和”路线 2、? 从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 1953年8月苏联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此时,苏联的常规部队已经达到550万,而美国仅150万。 1956年苏联已拥有远程轰炸机。 1957年苏联比美国早一年成功地试验了第一枚洲际弹道导弹。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美国屡遭失败与“导弹差距” 1961年的连续失败 背景: 斯大林逝世 社会主义、民主力量的增强 战后初期的社会主义阵营 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示意图 战后至50年代末亚洲新独立国家 斯大林逝世 斯大林、女儿、士兵 苏共20大 1956年2月的苏共20大的秘密报告揭开了反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帷幕。 赫鲁晓夫与“三和”路线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苏联进入赫鲁晓夫时代。 赫鲁晓夫,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3~1964),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8~1964)。 1956年2月,在苏共第20次代表大会在他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并将两个社会经济体系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作为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认为世界大战并非绝对不可避免。 其对外政策目标可概括为:缓和、联手、控制、渗透。 赫鲁晓夫对外战略的矛盾性 ◇既强调“和平共处”,同时也强调对抗,特别是阶级对抗。“和平共处”还具有双重标准。 ◇既强调战争可以避免,又提出资本主义就意味着战争,并继续奉行扩大军备的战略。 ◇既强调资本主义暂时不可替代,但同时仍然强调斯大林的总危机理论,由此继续推进世界革命。 总之,赫鲁晓夫的对外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内反斯大林主义运动在对外战略上的反映,它犹如赫鲁晓夫的国内改革政策一样具有很大的矛盾性甚至随意性,这就决定了赫鲁晓夫的对外战略不可能根本上改变斯大林的对外战略,它仅仅是一种“回流”。从本质上来说赫鲁晓夫仍然奉行的是维护自身势力范围的传统政策,国家利益、和平共处、世界革命,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外交战略并未实质性的改变。 苏联对第三世界国家援助情况(单位:亿美元) K.K.罗科索夫斯基 苏联元帅(1940年),波兰元帅(1949年)。苏联伟大卫国战争中参加过斯摩梭斯克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战役、白俄罗斯战役、东普鲁士战役、柏林战役。战后任波兰国防部长和波兰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6年回到苏联,任苏联国防部副部长至1962年。 赫鲁晓夫与鞋 这是1960年10月赫鲁晓夫出席第15届联大讨论裁军问题时一幅照片。照片中作为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赫鲁晓夫为表示抗议,多次以拳头和鞋子敲打桌子。 围绕着图中的这只鞋还有一段小故事。 欧派打扮的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等重要领导人与铁托 高层小聚 高官也有玩童心 玉米运动 赫鲁晓夫提出了玉米是我们的政策,并人为地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赫鲁晓夫与卡斯特罗 艾森豪威尔,D.D. Dwight David Eisenhower (1890~1969) 第34任美国总统(1953~1961),陆军五星上将。 在外交上继续奉行杜鲁门政府的遏制政策,提出“解放战略”,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大规模报复”和“战争边缘”的核讹诈政策。1957年提出插手中东、与苏联对抗的计划,即“艾森豪威尔主义”。 艾森豪尔成为美国第34届总统 肯尼迪,J.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