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研究_以泸沽湖为例
地理科学SCIENTIAGEOGRAPHICASINICA第34卷第9期2014年09月Vol.34No.9Sep.,2014基于社会网络方法的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研究——以泸沽湖为例彭红松1,陆林1,路幸福1,2,凌善金1,李子明1,2,邓洪波1(1.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安徽芜湖241003;2.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芜湖241003)摘要:基于问卷调查和旅行社推介线路,获取旅游客流数据,借助社会网络结构洞理论、社会资源理论与结构角色理论,运用Ucinet和Netdraw软件,构建跨界旅游客流网络结构模型,并以川滇泸沽湖为案例地,探讨跨界旅游客流空间布局模式、网络结构及节点角色地位,试图揭示跨界旅游客流时空演变、扩散规律及内在机理,为跨界旅游区协同合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泸沽湖跨界旅游客流网络中,丽江古城区、大玉龙景区是旅游客流网络的核心和集散中心;泸沽湖、香格里拉处于次级旅游核心和次级集散中心地位;大理古城区、苍山洱海、昆明市区、束河古镇是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通道;泸山邛海是唯一位于四川的次级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其他旅游节点中心性指标得分较低,主要接受高等级旅游地旅游客流辐射,相互连接强度较低,为一般旅游目的地和边缘旅游目的地;②跨界旅游区客流网络存在核心-边缘结构,边界效应极强,客流网络结构分层明显,可细分为旅游核心、云南片重要旅游节点、云南片一般旅游地、跨界旅游地和四川片重要旅游地5类;③旅游客流网络中存在明显的派系,泸沽湖旅游客流流动路径指向云南片区大玉龙景区、丽江古城区、香格里拉及四川片区泸山邛海,这些地区成为景区突破边界效应,带动跨界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关键。④川滇两省旅游行政部门共同制定旅游区发展规划,树立统一的旅游品牌形象,整合并优化资源、产品与线路,完善跨界旅游交通网络等是今后泸沽湖跨界旅游合作的重点。关键词:跨界旅游区;旅游客流网络结构;社会网络方法;川滇泸沽湖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90(2014)09-1041-10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旅游业竞争先后经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城市竞争3个阶段,开始进入区域协同与跨区域竞争的新时期。区域旅游合作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其中,跨界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内容。跨界旅游区作为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由于人为行政区划的分割而形成特殊旅游地,具有空间整体性、文化同源性、资源共生性和互补性等特点,因发展潜力巨大,成为区域旅游合作的新焦点。同时,由于隶属不同行政区管辖,利益主体复杂,加之地方保护主义、边界屏蔽效应的影响,跨界旅游区发展无序竞争问题凸显,合作开发难度大,成为阻碍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国外学者对跨界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受国内高度市场化影响,行政区划的分割对区域旅游发展限制较小,研究多基于跨国界旅游视角,重点关注跨界旅游概念体系[1]、跨界旅游管理[2]、跨界旅游竞争、合作及效应[3~5]等方面。国内跨界旅游研究相对较晚,始于21世纪初,研究成果集中于跨界旅游资源开发[6]、跨界旅游合作与冲突[7~11]和跨界旅游发展模式[12,13]等方面。综观2006年至今国内跨界旅游研究进展,研究尺度上多关注国家或省级跨界旅游问题,县域、景区等层面研究不足;内容上侧重跨界旅游合作、冲突等单视角单要素个案研究,对跨界旅游合作管理模式收稿日期:2013-05-17;修订日期:2013-12-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作者简介:彭红松(1988-),男,安徽宿松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研究。E-mail:penghongsongahsd@163.com通讯作者:陆林,博士,教授。E-mail:llin@263.net地理科学104234卷和冲突协调机制研究仍较薄弱;理论上多借鉴博弈论、共生理论和协同学理论等多学科方法探讨跨界旅游合作问题,但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和理论研究方面应用较少。旅游流是旅游者及相关活动轨迹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14]。旅游流以旅游客流为主体,涵盖旅游信息流、旅游资金流、旅游物流和旅游能流等相关流,共同构成一个复杂巨系统[15]。其中,旅游客流由客源地和目的地方向、链接模式和流量密度3个基本要素构成。旅游客流研究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国外旅游客流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最初研究主要涉及旅游者个体属性。近年来,在丰富旅游客流基础理论[16],构建数理模型[17]的同时,较多关注客流预测[18~20]、客流时空分布特征[20]、客流空间结构和扩散[21]等方面。国内旅游客流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多以大中尺度区域为研究范围,代表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招英语质量分析.pptx VIP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精华版).docx
- 课程思政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语言障碍的康复》课件.ppt VIP
- 2025年中国小家电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docx VIP
- 语言与言语训练的方法课件.ppt VIP
- 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教材单元思考与行动解答示例.pptx
- DB52T 780—2012贵州省白酒工业旅游示范点评定规范.pdf VIP
- 2025年医院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历年试题及答案解析(4).docx VIP
- (2025秋新版)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铅笔有多长》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