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国维评传》小札二.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王国维评传》小札二

读《王国维评传》小札二 一、先秦书体 古代在没发明纸以前,主要的书写工具是竹片和木片,能刻在甲骨上、铜哭上的机会总是比较少的。晋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指出:诸侯各有国史,大事书于策,不事简牍而矣。 (刘烜《王国维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261页) 先秦书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但与后世隶、行、草、楷等书体比,它们之间不是字体的差别,仅是书写工具、使用场合、职能分工不同。而基本形态、间架结构是相近的,只因书写工具不同在笔画上有粗细之别,甲骨文用刀故细,金文用铸故粗,书于简牍之上的大篆或用刀或用毛笔,故介于二者之间。就使用场合、功能而言,甲骨文用于事前占卜,简牍用于事中发布命令,记录过程等,金文则多用于事后铭记大事功,尤其是大型青铜器上的金文。 另在时间上也不像其它书体有先后之分,而是同时存在,同时使用的,这从甲骨文中存在“册、典”二字就可以看出。王国维在《简牍检署考》中也曾说:“书契之用,自刻画始,曰金石也、甲骨也、竹木也,三者不知孰为后先,而以竹木之用为最大。”又说“殷人龟卜文字,及金文中已见册字,则简策之制古矣。 所以说在书法史上将这些作为三种不同的书体与后世的小篆、隶、草、行、楷并列称之是不对的,小篆与甲骨文之间的区别也小于它与后世诸书体间的区别,所以最好将这甲骨文、金文、大小篆合而为一种书体一并称之方妥,至少前三种可合而为一。 二、甲骨文发现及研究小史 1899年,学术界开始认识到甲骨上刻的是古文字,这是上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发现,王国维称之为“殷虚甲骨文字”,现在通称为甲骨文,早期也称“龟甲文”、“契文”、“贞卜文”、“ 殷虚卜辞”“ 殷虚书契”等,这些文字刻于龟甲、牛骨上,也有刻在人头骨上的,大部分用刀刻,似可以称为契文,但也有用毛笔写的。 第一判定甲骨上的是一种古文字的是晚清的王懿荣,时间是1899,他是金石家,当时的国了监祭酒。据王国维的记载:“初出土后,潍县估人得其数片,经以售之福山王文敏(懿荣)。文敏命秘其事,一时所出先后归之。” 次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王自杀身亡,此后,王氏家道中落,不久,约千余片甲骨都被刘鄂购入,1903年,第一本甲骨文研究专著《铁支藏龟》出版,选拓1058片。不久刘鄂充军新疆,死于异地。1906年,著名金石家罗振玉(曾任刘鄂家的家庭教师,后将长女嫁给刘鄂长子刘大绅)到京后,“令估人大搜之”。1906至1911年得甲骨二三万片,其余出土者尚存近万片。 罗振玉、王国维是使甲骨文成为一种新学问的奠基人,罗振玉有著作如下:《殷虚书契前编》1913年、《殷虚书契菁华》1914年、《铁云藏龟之余》1915年、《殷虚书契考释》1915年(与王国维合作)、《殷虚书契后编》1916年,1927年将《殷虚书契考释》作增订。 据现在统计,甲骨文中有单字四千多,罗振玉1915年在《殷虚书契考释》中考中485字,1927年增加至571字。 (以上由《王国维评传》第276-277页整理) 从以上可以看出,判定、有意识收藏甲骨文始于王懿荣,刘鄂、罗振玉积其大功,在辨认甲骨文并使其成为一门学问看,罗振玉功第一,王国维亦功不可没,而在运用甲骨文考订古之礼制上,王国维成就最大,主要著作有《殷虚卜辞所见地名考》1915年、《三代地理小说》1915年、《鬼方昆夷玁狁考》1915年、《殷周徵文》1916年、《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1917年、《殷周制度论》1917年、《古史新证》1925年。 甲骨文学又称“四堂之学”, “卜学(甲骨文学)研究,自雪堂(罗振玉)导夫先路,观堂(王国维)继以考史,彦堂(董作宾)区其时代,鼎堂(郭沫若)发其辞例,固成一时之盛。”(唐兰在《〈天壤阁甲骨文存〉自序》,摘自《王国维评传》第208页)。 四、殷商王名为何用甲、乙、丙、丁等数目字? “又乙日生者,祭以乙日,固号之曰报乙、曰大乙、曰小乙、曰武乙、曰帝乙。盖出子孙所称,而非父母所命矣”。 王国维,见《王国维评传》第283页 也就是说,这些甲、乙、丙、丁不是父母起的名,而是儿孙根据其出生之日而起的名,数目字前的报、大、小、武、帝可能是庙号,如商纣王,又名帝辛,辛是其出生日,子孙在祭祀时称之为帝辛,纣可能是本名,也可能是谥号。 五、巴比伦人将法律刻于石上,西欧人将战功刻于石上,中国人交经典刻于石上。 六、宋之文化 宋人的文化成就除词、理学外,还有一项小学成就——金石学。金石学是研究金石的学问,金是铜器,石是刻石。金石学是宋人所创造的一门学问,在收集方面,有皇室大量收藏、又有民间的收藏;在著录方面,欧阳修《集古录》一千卷,赵明诚的《金石录》多达二千卷,凡传世古之礼器之名,皆宋从所订。 而起于唐的文人画也在宋达到鼎盛阶段,国立画院即是明证。宋人的成就,正如王国维所言“故宋人于金石书画之学,乃凌跨百代”,“北宋……词则为极盛时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