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马术和西域马对唐代鞍马美术风格的影响.pdfVIP

相马术和西域马对唐代鞍马美术风格的影响.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 史 107 相马术和西域马对唐代鞍马关术风格的影响 周建朋1 仇春霞2 (1.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新疆师范大学 学报编辑部,乌鲁木齐830054) 提 要: 唐代鞍马美术在写实的基础上形成了昂扬矫健、崇高优雅的风格特征。文章运用图像学原理对这一风格的成 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这种风格的形成既与相马术有重要的关系,同时又与唐朝大量涌入的西域马息息相关,前者主要从解剖学 意义上形成了唐代鞍马绘画的造型特征,后者则从精神气质上影响了其审美特征。 关键词:相马术;西域马;鞍马美术 中图分类号:K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9)06—0107—04 鞍马科是唐代比较重要的画科之一,产生过不少享 内容相差不大。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相马 誉世界的艺术精品。不少美术史家已经注意到其独特的 经》帛书,经谢成侠先生研究,发现与现今流传的《相马 艺术成就,但还只停留在对风格的表述上。本文试图从 经》和《齐民要术》中的有关相马的知识在内容多寡和详 相马术与西域马的角度探求其风格的成因。 略上有比较大的差异。而唐中叶张篱写的《朝野佥载》、 一、唐代鞍马美术的特点 明人张鼎思著的《琅琊代醉编·伯乐子》和杨升庵著《艺 唐代鞍马美术继承了两汉时期风神骏骨的审美传 林伐山》中的记载也各有出入。但将《后汉书·马援传》 统,又兼纳了北朝的写实取向,将高大的体格与优雅的气 中的《论铜马相法》与《齐明要术》相比较,两处文字中对 质完美结合起来,呈现出矫健昂扬、崇高优雅的风格。画 良马基本特征的表述相差不大。《论铜马相法》说良马 家往往不依靠色彩来处理结构,而是直接用线条造型。 应该是:“水火欲分明,水火在鼻两孑L间也,上唇欲急而 每根线条都相当娴熟而准确有力,如唐初敦煌壁画第四 方,口中欲红而有光,此马千里。颔下欲深,下唇欲缓,牙 三一窟中的供养马…,画家舍弃了细节刻画,只用几根流 欲向前……目欲满而泽,腹欲充,肷欲小,季肋欲长,悬薄 畅而健劲的线条勾勒马的轮廓,突出了马匹剽悍强健的 欲厚而缓。悬薄,股也。腹下欲平满,汗沟欲深长,而膝 体格和凛凛生风的气质。章怀太子墓室壁画忙1的马也延 本欲起,肘腋欲开,膝欲方,蹄欲厚三寸,坚如石。”∞1《齐 续了这一画法。这些特征在后来的宋元壁画中是没有 民要术》认为:“凡相马之法,先除‘三赢’、‘五驽’,乃相 的,如元代永乐宫壁画中的鞍马就在外形上呈现出驴和 其馀。”所谓“三赢”,是指“大头小颈”、“弱脊大腹”、“小 狗的特点。这些特征也没有出现在此前或同时期的中亚 胫大蹄”。头大脖子小的马重心往头部移,就跑不快而且 美术中,如四世纪时萨珊王朝的《帝王猎狮银盘》口1,四 容易摔倒;大肚子软脊梁的马,既缺乏耐力,又没有速度; 世纪时新疆克孜尔第七十六窟中的《出门四游》H1,克孜马的胫骨细,前肢的负担就重,蹄子大步伐就沉,马匹不 尔尕哈第十四窟的《八王争舍利》。等,这些画中的马匹 能负重,速度也不快。“五驽”,是指长颈不折、短上长 虽然丰臀曲颈,却完全是静止的、僵硬的、装饰性的,缺乏 下、大髂短骨、浅髋薄髀、大头缓耳。“长颈不折”是指马 强烈的生命气息。唐代鞍马美术的这一特征还可以从唐 的脖子细长而不弯曲,良马的脖子要像打呜的公鸡一样 三彩中得到佐证,许多陶马体格高大,甚至被夸张到大于 挺拔有力而且姿势优美;“短上长下”是指马的躯体与四 人物两倍的程度。雕塑家们抓住了马在活动中的那一瞬 肢的比例不相称,“大髂短骨”说明马的躯体发育前后不 间,突出表现了鞍马的表情与优雅的动作,再加以永恒的 相称;“浅髋薄髀”表明马的后腿骨骼和肌肉发育不良; 凝固。 “大头缓耳”说明马的反应缓慢。《齐民要术》还从内外 二、相马术对鞍马美术的影响 一致的原则对马匹的良莠进行了解释:“肝欲得小,耳小 唐代鞍马美术是写实的,这种写实不是完全客观的 则肝小,肝小则识人意。肺欲得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 自然主义手法,而是在主观控制下的浪漫主义手法。因 能奔。心欲得大;目大则心大,心大则猛利不惊,目四满 此在表现理想的鞍马美术品时,好马的理论标准就非常 则朝暮健……肠欲得厚且长,肠厚则腹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