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风格起,参差有异色——两晋南北朝浙江汉、胡舞蹈寻踪.pdfVIP

江南风格起,参差有异色——两晋南北朝浙江汉、胡舞蹈寻踪.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南风格起,参差有异色——两晋南北朝浙江汉、胡舞蹈寻踪.pdf

l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第11卷第3期 OFzHEJlANGVOCATlONAt.ACADEMY0FART _JOURNAL 江南风格起,参差有异色冰 ——两晋南北朝浙江汉、胡舞蹈寻踪 吴露生 摘要: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浙江舞蹈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在中国舞蹈史上有着重要历史地位,作为汉民族 歌舞源头之一的《前溪舞》舞种,自此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蜚声大江南北;江南水乡风格的汉族舞蹈蔚 然而起;北乱南稳的政治格局,自然生态的诱因,致使大批北方(含西域)士民连同他们的舞蹈南迁至 浙,因而产生了汉、胡舞蹈同域并存的历史性现象……浙江舞蹈呈现着色彩斑斓、丰盈多姿的景象。 关键词:两晋南北朝;舞蹈遗踪辨析;界碑性 中图分类号:J709.2 文献标识码:A 两晋、南北朝时中原战乱,江南富庶之区未有 使其与上古滥觞昭德象功的表记性乐舞,夏周专司 更多殃及,西晋八王之乱,流民起义基本都于浙境 娱神(人)的巫觋与专事乐舞的舞蹈,汉魏杂舞 之外。浙江农业迅速发展,水利工程的兴修使耕地 拉开了明显的文化属性的差距,而具有了历史转折 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成了贵族田庄,景色宜人 意义上的界碑性征象。 的“山荫道上”一时名士云集。 一、晋书、晋谷仓上的遗存 那个时期的浙江舞蹈文化一方面产生了继承汉 魏传统与包容南北文化交融新质因子的一些舞蹈节 史载,两晋南北朝期间浙江歌舞甚盛, 《南 目和形式;另一方面,更令人欣喜地出现了反映本 史·循吏传》载,宋时“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 土平民生活,并不过度追求人的社会属性,而凸显 歌谣舞蹈,触处成群”。 《太平御览》引裴子野 个人特性和个人价值,具有丰富人本意识与情感抒 《宋略》说: “王侯将相,歌伎填室,鸿商巨贾, 发与江南地域特色的、在中国很有影响的代表性 舞女成群。”而晋·左思的《吴都赋》和北朝庾信 舞种。 的《哀江南赋》中都有“吴歙(歌)越吟”的说 自此,两晋、南北朝后浙江的汉族舞蹈常以一 法,把吴歙和越吟相提并论,说明“东西两浙民间 种蕴含秀润、清新流畅、柔婉动人与江南水乡特色 歌舞之盛是在伯仲之间”。1。。在今浙江沿海一带的 的风格特色不时地浮泛在舞蹈历史中。北方胡舞文 金华、绍兴、宁波、温州以及余杭等地,曾陆续出 化入浙,更在保持着汉舞文化主潮中呈现出丰富多 土了不少晋代青瓷谷仓,堆塑形象中有舞俑、杂 元、参差多色的浙江舞蹈概貌。 耍、击鼓、抚琴、吹篪、弹阮等歌舞伎人物,乐舞 两晋南北朝的浙江舞蹈正是由于这样的嬗变, 形象中呈现着一些少数民族与域外人种的面部、服 收稿日期:2013—07.01 作者简介:吴露生(1944一),男,江苏海门人,浙江省文化馆研究馆员,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特约舞蹈研究员,主 要从事舞蹈与民间艺术研究。(杭州310006) +本文系2011年度浙江省社科普及重点课题《浙江舞蹈史》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41—11ZD27) ·49- I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第11卷第3期 IJOURNALOFZHEJIANGVOCATIONALACADEMYOFART 饰及舞姿、乐器特点。这些文物具象不仅反映了那 罐相通。桶形罐四角贴塑四只敞1:3束颈小罐。谷仓 个时期的乐舞状况,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 颈部四方出门作庄园状,上面四沿一周塑成一圈回 两晋南北朝之际,北方士族文人为避战乱,将山川 廊,檐顶四角加塑小楼一座。盘1:I上堆塑最为丰富 秀美,气候温和的浙江作为他们主选迁徙地的不解 多彩,以门楼为主向右顺序排列,门阙旁有一比顾 情结。北民南迁,随之也把中原的,乃至西域乐舞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