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中医药大学 各家学说资料_59906
名词解释
1、脏腑六气病机说在 “天人相应”的理论指导下,认为人体也是一个小天地,在人体内部存在着类似天地五运六气的兴衰变化,他指出,人体“皆备五行,递相济养,是谓和平;交互克伐,是谓衰兴;变乱失常,患害由行”,“寒、暑、燥、湿、风、火之六气,应于十二经络脏腑也”。伤寒时地议大意即在于说明古今风同,南北水土有异,今时南方多热病,医者当师《伤寒论》意而变通之,从时、从地、从人灵活运用。
脾阴不足之候有脾虚中满,饮食不进,食不能消,夜剧昼静,劳倦伤脾发热,健忘,肢痿,产后失眠腿痛等,指出了甘凉滋润,酸甘化阴为治脾阴虚的大法指病人能正常进食,不发生格拒呕吐现象。说明患者胃气尚存,预后较好。脾旺安谷之后,自能虚复精生,肾精内充则有利于健脾安谷,所以安谷之中寓有精生的意义,“精生”的过程常有“安谷”的内容。通过中下兼顾的治疗,来达到“安谷精生”的目的。宋金以前伤寒八家王叔和、孙思邈、韩祗和、朱肱、庞安时、许叔微、郭雍、成无己。明清伤寒三派错简重订派:明末方有执(2)维护旧论派:张遂辰、张志聪、张锡驹(3)辨证论治派:大致可分为以柯琴、徐大椿为代表的以方类证派,以尤怡、钱潢为代表的以法类证派和以陈修园、包诚为代表的分经审证派。
孙思邈、著作《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学术理论食宜、食养和食疗反对暴饮暴食,提倡少食多餐,曾说:“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多则难消也。常欲令饱中饥,饥中饱耳。脏腑虚实寒热辨证
他将多种疾病分属五脏六腑进行论治,如坚癥积聚属肝、胸痹属心、痢疾属脾……
在脏腑辨证中所论的“肝虚寒”、“胆虚寒”,以及“肺虚寒”、“肾实热”等证治钱乙
刘完素 指出脏腑的本气是:肺气清,肝气温,心气热,脾气湿,肾气寒。张元素1.升降浮沉(1)气味厚薄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2)与炮制的关系:熟升生降黄连、黄芩、黄柏,治病在头面及手梢皮肤者,须酒炒之,借酒力上升也。咽之下、脐之上者,须酒洗之;在下者,生用。凡熟升生降也 (3)论根梢的作用:“凡根之在上者,中半以上,气脉上行,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脉下行,人士者为梢。当知病在中焦用身,上焦用根,下焦用梢。《经》曰:根升梢降李杲
张从正论天、地、人三邪发病张子和所称“三邪”,指“天地人邪三者”。
祛邪三法1)、汗法如“灸、蒸、熏、渫、洗、熨、烙、针刺、砭射、导引、按摩,凡解表者,皆汗法也”吐法食疗补虚主张“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朱震亨 明代王纶《明医杂著·医论》曾云:“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气、血、痰,故用药之要有: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久病属郁,立治郁之方曰越鞠丸。”
朱氏对血证论治,多从阴虚火旺立论,善用养血活血之四物汤加清相火之品郁证治疗经验
九、薛己
著作薛己医著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枢要》《外科心法》《外科经验方》《疠疡机要》《口齿类要》《女科撮要》《保婴粹要》《正体类要》《过秦新录》《本草约言》等,后人将其著作及评注之书,汇编成《薛氏医案》。
学术理论治病求本重视脾胃“胃为五脏本源,人身之根蒂”阐发肾命“若左尺脉虚弱而细数者,是左肾之真阴不足也,用六味丸;右尺脉迟软或沉细而数欲绝者,是命门之相火不足也,用八味丸……”
治疗经验治虚心得“大凡杂病属内因,乃形气病气俱不足,当补不当泻”薛氏温养补虚之法三类:朝夕互补法2.急证骤补法3.偏虚纯补法疮疡的诊疗
缪希雍
邪入口鼻,证多阳明“伤寒、温疫……凡邪气之人必从口鼻”的论断提出,早于吴又可的《温疫论》。
重用阳明清法,注意固护津液因半夏辛燥,有“渴家、汗家、血家”三禁,故主张在用竹叶石膏汤时去半夏。石膏是清阳明邪热的主药 “治气三法”:补气、破气和降气降气药主要有苏子、橘红、麦门冬、枇杷叶、芦根汁、降香、郁金、槟榔、沉香、乌药、白芍、五味子等。他对苏子、枇杷叶、郁金三味最为善用。
治吐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张介宾
阳非有余阴亦不足论
命门学说景岳认为命门位置“居两肾之中而不偏于右”
左归丸是“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绝”之意;右归丸即“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之义。养阴治形,填补精血.治病用药,本贵精专吴有性
创温疫病因学说提出新的病原观点——疫气学说。
杂气的性质温疫初起,疏利膜原疫邪传胃,下不嫌早所谓“温病下不嫌早,伤寒下不嫌迟”的说法,就是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李中梓
先后天根本论对脾肾之病的治疗,李氏的特点是,理脾不拘于辛燥升提,治肾不泥于滋腻呆滞;既反对时医滥施苦寒,又不赞成用桂附。
水火阴阳论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
3、化源论在虚证治疗中,资化源即虚者补其母运用隔二、隔三之治治泄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5、治癃闭七法清金润肺燥脾健胃滋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复习课_61578.doc
- 治国名言警句_61579.doc
- 治大国若烹小鲜_61560.ppt
- 治便秘食疗良方_61548.doc
- 治学与做人_61824.ppt
-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刘调红ppt_61577.ppt
- 治学态度与教师责任心_61822.ppt
- 治学与做人—两个世纪知识分子的对话_61825.ppt
- 治学之道的感悟_61826.doc
- 治学方法与论文写作(一)_61820.ppt
- 浙江工商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59666.doc
- 浙江工商大学党课考试题库4_59667.doc
- 浙江浙师大附中2014年高三第一学期高考历史_59904.doc
-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程序设计二上机答_59654.doc
- 浙江的杭州_59661.doc
- 浙江省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医古文(一)试题 课程代码02976_59688.doc
-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医古文(一)试题 课程代码02976_59687.doc
-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药剂学(二)试题 课程代码10111_59690.doc
- 浙江工业大学成教市场营销专科12级6班《彭聪》毕业论文_59671.doc
- 浙江省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丽水市卷) 英语_5969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