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文化传薪者——南明王朝遗民与贵州文化.pdfVIP

明清文化传薪者——南明王朝遗民与贵州文化.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文化传薪者——南明王朝遗民与贵州文化.pdf

·10· 贵州文史丛刊2014年第4期 明清文化传薪者 ——南明王朝遗民与贵州文化 黄万机① (贵卅I省社科院贵卅I贵阳550001) 摘 要:明清鼎革之际,不少坚守民族气节的文人,或参与南明政权以抗清,或 隐于山林,或遁入空门,成为遗民。他们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中,坚持授徒传业,传递 文化薪火。流落黔地的众多遗民,对黔中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杰出者当 推钱邦芑、陈启相、吴中蕃三人。本文就其事迹扼要论述。 关键词:明遗民文化传薪钱、陈、吴 清兵人关,北京成为清王朝国都,而南明弘光、隆武、永历几个王朝相继在江南、两粤、湖广和云贵 等地建立,坚持抗清达十七八年之久。其间有许多富有民族正义感的文士成为这些政权的支柱,有的牺牲 沙场,死于清兵的屠刀之下,有的隐居山林,也有的遁入空门。活着的成了遗民,他们义不仕新朝。他们 对传统文化抱有极大的热情,在艰苦环境中做学问、撰写著作,涌现了不少驰名海内外的大学问家,如顾 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傅山、李颞、方以智、屈大均等。 贵州境内,在清初隐遁着上百位遗民,有的是本地人,也有不少客籍流寓者。其中一批人在黔地团馆 授徒,传承文化薪火,琢育不少有为之才,成为优秀文化的传薪人。其中成绩显著者有钱邦芑、陈启相、 吴中蕃。 “后岩文化”开创者钱邦芑 事,召对授监察御史。永历王朝初建,改官四川巡按,联络诸将,守护疆土,晋右佥都御史。永历帝移居 安龙时,受命巡抚贵州,孙可望人黔,自置官署,开少退隐余庆蒲村,开辟柳湖于他山之下,结庐湖畔, 吟啸其间,又聚邑人讲学,播北、水西有千里负笈从游者,四方隐逸之士,闻风而至,唱酬不辍。 孙可望派人提刀上门,逼他去贵阳做官,他当即剃发为僧,号大错和尚。一度游湄潭,挂锡西来寺, 与多位隐士交往。不久受瓮安草堂宋世官德远之请,隐于后岩,教授宋、傅诸姓子弟,历时三年,琢育出 一批人才。从此,瓮安一带大开向学之风,宋、傅氏祖孙数代诗礼相传,著述之富冠于黔中,构成以钱邦 芑为开创者的“后岩文化”。 后岩位于草堂宋氏土司衙署附近,是一座岩溶地质构成的小山,高十余丈,占地约五亩,山石嶙峋, ①作者简介:黄万机,贵州社科院研究员,贵州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明清文化传薪者 形态瑰奇,如笔如笋,如屏如柱,或如怪兽、钟鼓;中有溶洞,流水潺然,景致如画。上有殿阁,掩映在 松柏翠竹之间。钱开少于此修禅著述,讲学授徒。这里,原是宋氏别墅,后为浮图,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畅 游吟咏之胜地。 题咏后岩的诗文,流传至今的,有钱邦芑《草塘后岩记》、胡钦华《后岩观记》,有曹代之诗《游草 塘后岩》、傅亿《后岩》,以及宋如嵩、商基镛、傅如砺、傅瑶光、傅玉书、文碹、傅汝恂等人的诗篇。 其中傅玉书一人的诗就有八首。 钱开少有《寓后岩赠山主宋云初》诗: “野寺虽荒僻,祗园在此问。栖禅双树老,洗钵一身闲。佛古 煊常寄,钟残鹤未还。经过尘虑净,何必抚松关?”抒写诗人遁人空门后的心境。云卒乃是宋时英之字,明 末贡生,曾任四川龙安知府,回乡后,与钱邦芑、傅亿、陈达道及胞弟宋时杰等悠游山水间,均为清高隐 者。 前来后岩观拜师者众多,有傅亿的从孙辈傅如砺、如璋几弟兄,有宋如嵩、如衡昆仲,此外,犹家、 商家、文家和赵家,也有子弟前来请业。所授除经史外,还有诗词文赋。 钱氏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有《古乐府》8卷、《续高僧传文集》16卷、《续高士传》6卷、《史切》 20卷、《诗话》60卷、《他山易诗》24卷。这些著作,自然也成了门生研读的资料,并以之作为教材,传 授给他们的子弟和门人,从而推动瓮安及周边地域文教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百年树人”的深远影响。 傅如砺,字石臣。学成后教授乡里。有四子,季子龙光、从子瑶光均有建树。 傅龙光终身从教,精研易学,著《易经浅说》12卷、《学隐》2卷、《师古堂诗稿》等。傅瑶光,傅 如璋子,博学多能,通晓医b星相、乐律书画及诗赋诸术。以贡生授祁州州判,忤上官罢归。著有《白云 诗赋集》。 傅玉书(1746—1812),字素余,号竹庄,龙光之子。他生活在乾嘉之际,与友人犹法贤名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