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冈石窟雕刻中长柄香炉小议
云冈石窟雕刻中长柄香炉小议内容摘要:通过对云冈石窟雕刻中长柄香炉的调查,笔者认为长柄香炉在云冈石窟出现的时间大约是在北魏太和年间,这一器物并不是当时普及的供器,而是身份较高的人才有资格使用。云冈石窟中的长柄香炉虽有炳灵寺的遗风,但创新多于传承,对后世长柄香炉的雕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云冈石窟;长柄香炉;供养
中图分类号:K878;K8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6-0041-06
2009年在作云冈石窟第13窟供养人调查的课题时,有关供养人手中的供器,特别是长柄香炉的雕刻引起了我的关注,之后对云冈主要洞窟中的供器进行了一次梳理并查阅了相关论述,发现有关云冈石窟雕刻中长柄香炉的论述目前所及甚少,基本没有系统的论述。本文试图就云冈石窟雕刻中长柄香炉出现的时间、样式及对后世的影响作一简单论述,不妥之处,恳请专家学者指正。
香炉,顾名思义是烧香之器。有金香炉、土香炉、火舍香炉,皆供于佛前。导师手中所持者称之为柄香炉。柄手炉,又称为手炉、提炉、香斗、长柄香炉,是一种带有长握柄的小香炉,多用于供佛。柄头常雕饰莲花或瑞兽,薰烧香粉或香丸。《金光明经·四天王品第六》中描述了以香炉供佛时的情景:“佛告四王,是香盖光明,非但至汝四王宫殿,何以故,是诸人王手擎香炉,供养经时其香遍布,于一念顷遍至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种种香烟云盖,皆是此经威神力故。是诸人王手擎香炉供养经时,种种香气,不但遍此三千大千世界……于诸佛上虚空之中亦成香盖,金光普照,亦复如是。”由此可知,长柄香炉是香炉的一种,常于供养佛或佛经时使用。
长柄香炉在我国北朝开凿的石窟中就有雕刻,最早出现于炳灵寺西秦壁画编号为第11号中[1],比丘穿右袒袈裟,左手执长柄香炉。敦煌最早出现于第285窟。这个窟有明确纪年,开凿于西魏大统四、五年(538、539)间,长柄香炉为女性供养人所持[2]。敦煌到唐代,洞窟中长柄香炉广为流行。李力先生在《从考古发现看莫高窟唐代壁画中的香炉》一文中,论述了香炉的起源、性质、用途及全国各地发现的香炉实物,并与敦煌唐代壁画中的香炉作了对比研究[3],使我们对长柄香炉的渊源关系有了较明确的认知。
云冈石窟雕刻的供器中使用长柄香炉,就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多为导引僧所执,个别为世俗供养人所掌。云冈石窟第一期供养人雕刻中没有出现长柄香炉的形象,即使供养人手中持有带茎(柄)的供物,亦多为莲花之类。开始出现手持长柄香炉的供养人雕刻是在云冈石窟第二期洞窟中,而且集中出现在中部洞窟的第11、13窟内(不排除有第三期的雕刻)。云冈石窟第三期西部洞窟中,还有长柄香炉的雕刻,数量虽少但出现新的样式,这一点值得关注。
就目前云冈石窟雕刻的长柄香炉而言,有杯式、豆式、组合式三种形制,分别叙述如下。
杯式:现存6只。(1)位于第11窟东壁太和七年碑左侧,首位导引僧手中所执,前有榜题“邑师法宗”。供养人着半袒右肩式袈裟,左手执长柄香炉,右手托炉底。香炉炉体呈杯形,敛口、鼓腹、圈足,柄前半部呈直状与炉体相连,尾部略弯曲握在手中(图1)。(2)位于第11窟南壁门拱东侧龛下铭刻石左侧,首位导引僧手中所执。供养人着半袒右肩式袈裟,双手捧长柄香炉。香炉炉体呈杯式,侈口、鼓腹、圈足,柄前半部为直状与炉体相连,尾部呈弯曲状握在僧人手中(图2)。(3)位于第11窟中心塔柱东面主像南侧佛龛下,为后补小龛,造像较随意且保存一般。似世俗供养人居供养者首位,双手捧长柄香炉。炉体呈杯式,直柄握在手中,雕刻粗糙,细部不详。(4)位于第13窟东壁第3层南侧圆拱龛下左侧首位供养人所执(紧靠铭刻石)。世俗供养人头戴圆帽垂裙,着交领窄袖衣,双手持长柄香炉。香炉炉体呈杯状,直腹,上有宽口沿,平底,柄前半部呈直状与炉体相接(图3)。(5)位于第35窟门拱东壁延昌题记左侧,首位供养人手中所执。供养人头戴冠,着双领下垂宽袖衣,左手执长柄香炉,右手残(似往炉中添加香料)。香炉炉体呈杯式,直腹,有宽口沿,平底,柄前部呈直状与炉体相接,柄尾握于手中(图4)。(6)位于第31窟前室北壁门拱上部铭刻石左侧,导引僧手中所执。供养人着圆领宽袖僧衣,右手执长柄香炉,左手置于胸前。香炉炉体呈杯式,侈口、直腹、平底。直柄前部与平底中部相连,柄尾握于手中。这是杯式长柄香炉新出现的一种造型样式,与前述样式均不相同(图5)。
豆式:现存2只。(1)位于第11窟东壁太和七年碑右侧,导引僧手中所执,无榜题。供养人上着半袒右肩式袈裟,下着裙,双手握长柄香炉。香炉体呈豆式,直腹、粗颈、圈底,直柄前部与炉体相连,尾部握在手中(图6)。(2)位于第13窟南壁第2层门拱东侧圆拱龛下铭刻石右侧,导引僧所执。供养人着半袒右肩式袈裟,左手执长柄香炉。香炉炉体呈豆式,直腹、细颈、圈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