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探究文献述评.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探究文献述评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探究文献述评摘 要: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既有研究主要从对实践模式的梳理、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治理理论、社会资本以及社区自治五个方面展开。这些研究除了表明研究者的学术旨趣之外,还展示了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实践所体现的理念变迁和制度变迁。文献述评显示,人们已清晰地看到了城市社区建设的困节点,但尚未找到切实可行的突破口。 关键词: 社区; 社区建设; 基层社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3)01-0043-04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Community-Building in Urban China YANG Teng-yuan (1. School of Public Managemen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uhhot 010070, China; 2.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community-building in urban 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from five perspectives: sorting out the practical models of the movement, 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 the governance theory, the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the community autonomy. Besides showing what the researchers are focusing on, these perspectives also show somehow the conceptual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of the primary-level social management in urban areas. It is revealed that what confuses the community-building has been recognized clearly without a through road having been scrabbled. Key words: community; community-building; primary-level social management 启动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直接推动了中国的社会转型。在社会利益分化和利益重组的背景下,对基层社会生活加以组织和协调的过程就是基层社会管理。它既涉及管理技术,也关乎决策体制。中国的实践经验在于,对基层社会的管理经历了从政府全面监管到调动多元主体参与共治的过程,社区建设就是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重要实践形式。 在中文表述中,“社区”在内涵上有其特指性,它特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1] 也就是城市管理和基层社会管理的最小行政区划。“社区建设”着眼于对社区的整体建设,既要实现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供给,也要实现基层政权的组织建设和居民参与。在具体讨论中,这个概念还不断得到充实,具有了“居民之间共同营造、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共同居住的精神与生活的家园”的内涵,[2] 从而在涵盖力上得以扩展。 不过,“社区建设”特别强调国家和政府在基层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由此传递出一种由国家自上而下地施加其力量的意涵。换言之,在中文语境里,“社区建设”内含了权力关系,表达的是“建设者”对“被建设者”的主导与控制。对社区建设的既有研究总是以这种权力关系为前提,试图从工具意义上探索可用的、好用的、管用的社区建设模式。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初衷,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由社区承接“单位制”解体所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对此,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取向,“一种是着眼于基层政权建设,强调城市管理权力的下放和国家权力在社区的整合,扩大基层政府的职能,使街道办事处由主要承担民政职能转为整个街区的社会综合管理,甚至主张干脆将街道建成一级政府。另一种是着眼于社区共同体的形成,强调社区动员、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建立社区自治组织,并通过这一组织动员社会参与,进行社会整合,进而形成社区制社会”。[3]2 围绕这两种研究取向,对社区建设的具体研究主要从五种角度展开。 一、对社区建设实践模式和组织架构的梳理 基于各地的实践经验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