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诗词中互文性现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互文性现象内容摘要:互文性又译“文本间性”,法国后结构主义批评家克莉斯蒂娃提出来的术语。她受巴赫金的影响,以为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必然会转入到文本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之中,文本中的语义元素在构成文本的历史记忆的其他文本之间,建立起了一套连接关系,一个网络。中国古典诗词中频频出现以男女关系喻君臣关系的例子,用女子见弃于恋人或夫君来喻指男子不被君王重用的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的情形和情感。用后批评主义的理论来阐释,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男女关系隐喻的互文性。
关键字:互文性 古典诗词 男女关系 君臣关系
中国古典诗词中频频出现以男女关系喻君臣关系的例子,用女子见弃于恋人或夫君来喻指男人不被君王重用的仕途失意和怀才不遇的情形和情感。用后批评主义的理论来说,就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男女关系隐喻的互文性。下面将举例加以佐证。
中唐诗人张籍有两首诗——《节妇吟》、《酬朱庆余》,及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又作《闺意献张水部》),广为流传。下面先分析五言古诗《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这首《节妇吟》是张籍的名篇。诗中的“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一作“恨不相逢未嫁时)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首诗还有一个副标题“寄东平李司空师道”。李司空是当时的平卢青节度使,加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割据一方,权重一时。中唐以后,割据的方镇用各种手段勾结和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依附他们以求荣华富贵。张籍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割据分裂。虽然李师道一再拉拢张籍,而张籍却贫贱不移,始终不为所动。这首诗就是为拒绝李师道而写的。从表面上,完全像是一首抒发男女之情的爱情诗,实际上是一首政治诗。诗以比兴的手法,含蓄而又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样写既不得罪李师道,又能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可谓两全其美。题为“节妇吟”,以“节妇”不侍二夫的忠贞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诗中“君”就是指李师道,“妾”则是指诗人自喻。
比张籍稍晚一点的诗人朱庆余有一首近体诗之七绝《近试上张水部》(又作《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代科举考试姓名不密封,录取也不完全凭考试成绩。应试举子除门第外,还要拉关系,有大官保荐(称作“干谒”),才有录取的希望。这种陋习在当时极为平常,一些很有才气的人也这样做。这首诗就是朱庆余在临近考试时,献给当时在朝野名望很大的张籍的。诗中诗人把自己比作新娘,把张籍比作新郎,把舅姑比作考官,希望“丈夫”帮助自己通过“见舅姑”这一关。张籍得诗后也酬诗有一首:“越女新妆除镜新,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紈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酬朱庆余》)”一时之间传为佳话并流传千古。
唐朝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然大唐雄浑阔大的气象之下仍旧充盈着众多文人士子的怀才不遇和落魄之感,连潇洒飘逸如仙人的李白也仍旧写了一些此类的诗,如《妾命薄》:“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借陈皇后阿娇见弃于汉武帝的典故,隐晦地表达自己被玄宗“赐金放还”的哀怨苦闷之情。
心忧天下的杜甫也写了此类的诗歌。以《牵牛织女》为例,诗中也是借美人忠贞于丈夫之形象,表达自己对玄宗皇帝和大唐王朝的忠诚。诗的前半部分咏叹牵牛织女相思却不能相见:“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但很快由男女之情转入君臣遇合之状“明明君臣挈,咫尺或来容。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并表示自己即使遭君主疏离,也会对君王忠心耿耿的一片赤诚。
其实这种情况在古典诗词中很常见,不仅唐代诗词中有,其他时期的诗歌亦有。如以豪放风格见称的辛词亦有此写法。且看辛弃疾的《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常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哭,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阕表现伤春之情。此处的“伤春”作为一个比兴意象它具有两个方面的寓意。第一,它寄托了词人的“美人迟暮”之感,也即是作者一再遭受政治风雨打击而失去前途的无限痛心。第二,从深层寓意上讲,它寄托了作者对状若春残花尽、江河日下的南宋国势的极度担忧和欲哭无泪的悲哀。
词的下阕就美人迟暮的意思继续拓进,写美人遭妒的幽愤和沉冤莫白的痛苦——美人遭妒,正是美人迟暮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