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居室部》美学思想探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闲情偶寄·居室部》美学思想探究

《闲情偶寄·居室部》美学思想探究摘 要:以《闲情偶寄》中《居室部》为线索,对李渔的美学观念加以归纳分析,其中既有李渔诸多设计的自我陈述,又有其作为设计亲历者对于当时设计现象的批评与评价,本文主要对其美学思想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研究。在我国古代文艺美学和设计美学研究领域里,在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下,清代的李渔家居设计的美学思想为我们勾画一幅诗意栖居的美景,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家居环境提供启迪,并论述李渔家具设计思想所具备的现代性倾向以及现在设计师的素质。 关键词:李渔;闲情偶寄;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209-02 李渔,生于(1611)明神宗万历三十九年,卒于(1680)清圣祖康熙十九年,浙江兰溪人。原名仙侣,字谪凡,又字笠鸿,号天徒,又号笠翁,别署觉世裨官、随庵主人、湖上笠翁等。李渔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小说家,文学家。李渔61岁时(公元1671年)总结自己一生众多美学理论观点形成《闲情偶寄》专著,它后被收入《笠翁一家言全集》。李渔的《闲情偶寄》共六卷,其中有《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等8部。李渔在《与龚芝麓大宗伯》书信中他写道:“庙堂智虑,百无一能;泉石经纶,则绰有余裕。惜乎不得自展,而人又不能用之。他年赍志以没,俾造物虚生此人,亦古今一大恨事!故不得已而著为《闲情偶寄》一书,托之空言,稍舒蓄积。”足以看出李渔很看重这本著作,我们阅读《闲情偶寄》的根本起点是理解好这一点。李渔在书的开篇,写出了本书的宗旨:有四个目的“一期点缀太平”、“一期崇尚俭朴”、“一期规正风俗”、“一期警惕人心”。《清儒学案》谓其:“凡说经必征诸实,宁凿毋陋。囊括百家,立言胥关于人心世道。”清代文人唐镜海谓王夫之:“先生之著书也,大抵为人心之衰,世道之递,学术之不明也,激而不尽其所欲言,婉而不失其所言谘,斯其为有道之君子乎?”根其本的主旨是崇尚俭朴、规正风俗以警惕人心;其核心是崇尚俭朴。“创立新制,最忌导人以奢。奢则贫者难行,而使富贵之家日流于侈,是败坏风俗之书,非扶持名教之书也。是集惟《演习》、《声容》二种为显者陶情之事,欲俭不能,然亦节去靡费之半,其余如《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诸部,皆寓节俭于制度之中,黜奢靡于绳墨之外,富有天下者可行,贫无卓锥者亦可行。”其中在《居室部》中,包括房舍、窗栏、墙壁、联匾、山石5个部分,集中论述了窗栏之制、房舍向背、墙壁装饰设计、窗栏设计的艺术原则及各种窗栏图样,等问题,反映了李渔完备成熟具有瞻仰性的家居美学思想。李渔对窗栏的审美意义作了精彩阐述,其美学思想、文化意识和设计观念对当今的艺术设计大有裨益。其《居室部》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苏州留园冠云楼借虎丘之山,北京颐和园借玉泉山之塔,通常,这所借之景多为“静景”;而李渔独辟蹊径,借“动景”。他将一艘游船画舫的窗口“作便面之形”,行于水上,则两岸湖光山色、寺观浮屠、云烟竹树,以及往来之樵人牧竖、醉翁游女、连人带马尽人便面之中,作我天然图画。千百万幅绝佳山水被扇面窗收取的同时,也没有抹杀园林的湖舫自身的审美属性,本身就是一景,舟中人物的举手投足,以内视外,是一幅扇面山水图;以外视内,是一幅舟中人物画。审美主体的视角出发点是湖舫,审美对象是湖舫。这种借景思想首先在空间上突破局限,以园内与园外相连,延展观赏者的视野,体现中国古典园林对曲径通幽之意境的追求。其次是突破了时间的界限,随着游船的前行,扇面窗中的景物时时变换,小小的扇面窗的空间是有限的,通过它呈现的景物却随时间的流逝而形色各异。于是画舫与潮水山岸一起构成完整的审美意象,不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物象。李渔不仅拓宽了借景思想的内容,而且增加了借景的维度。 二、因势利导,雅趣实用 李渔美学思想的基本观点是重实用。李渔认为 “制体宜坚”,“坚而后论工拙” 在实用、坚固的前提下注重美观是设计的第一位。形式要服从于功能。李渔这一设计思想不仅贯穿在窗棂、栏杆的根数、眼数、牢固实用性,而且也贯穿在纵横、欹斜、屈曲等窗栏样式设计时。对于美学思想李渔说 “坚者,自然者变之,事事以雕镂为戒”。他在考虑设计对象的审美意象时,首先考虑的是其坚固性,并且提出了设计窗栏不宜雕镂。对于窗栏的制作时,他强调“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另外,李渔在注重事物功能的同时也讲求雅趣和形式的美观,譬如室内的香炉,李渔认为“是自有香灰以来,未尝现此娇面者也”。于是“凡于着灰一面,或作老梅数茎,或为菊花一朵,或刻五言一绝,或雕八卦全形,只须举手一按,现出无数离奇,使人巧、天工两擅其绝,是自有香炉以来,未尝开此生面者也。”他的美学思想可贵之处是闪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