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史纲总结.doc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史纲总结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侵略的形式军事侵略·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政治控制·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经济掠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垄断近代工业、设立银行、控制现代交通运输业、打击限制传统农业)文化渗透·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三元里抗英斗争·太平天国重创外国侵略者·台湾人民反抗侵略者·香港造船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义和团阻击八国联军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刘铭传 保卫台湾·冯子材 镇南关大捷·关天培、陈化成 鸦片战争·乐善 第二次鸦片战争·邓世昌 林永升 中日甲午战争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英国入侵西藏、云南;法国入侵广西;俄国入侵新疆;日本入侵琉球、台湾·《马关条约》签订后至八国联军侵华:德、美、俄、英、法、日等国竞相租借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破产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包括作战能力、武器装备、适应近代战争的人才)(重要原因。国防体制)文化观念的因素(黄东补充)民族意识的觉醒“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代表人物: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19世纪70年代后: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盛世危言》)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鸦片战争后:中国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觉醒意识(康有为保国会、严复著《天演论》、《时局图》的绘制、孙中山兴中会)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新政”及其破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1894年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1894年11月 孙中山在檀香山组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1895年 孙中山策划广州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1904年 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 《革命军》·陈天华 《警世钟》 《猛回头》·1904年 华兴会、光复会、岳王会、科学补习所等十多个革命团体出现·1905年 日本东京 同盟会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民族革命) 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民族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权主义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民生主义:“平均地权”(社会革命) 核定全国土地的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 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由国民共享。 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民生主义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功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三民主义的意义: 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革命与改良之辩(1905~1907 《民报》 《新民丛报等》):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三、要不要社会革命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A. 革命派:满族乃是夷狄,入主中原,则中国早已亡国。故必须推翻。反满是要“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不会引发内乱、招致外国干涉和瓜分。B. 改良派:清代明,是政权更迭,非亡国,且入关后满族已被汉族同化,故“反满”和政治变革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革命会造成内乱和列强干涉。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A. 革命派:自由、平等是人的本性,通过革命实践,人民的政治程度可迅速提高,推翻了满清贵族的统治,一定能够建立世界上最完善的“共和政体”。B. 改良派:中国国民没有自治能力,政治改革只能循序渐进,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是必经的阶段,不能跨越。三、要不要社会革命:A. 革命派: “平均地权”,“土地国有”,在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