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主要载银矿物和银矿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doc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主要载银矿物和银矿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主要载银矿物和银矿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

第 8 期 1998 年 8 月 黄 金 GOL D 第 19 卷 ·3 ·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主要载银矿物和银矿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 吕志成 孙国胜 郝立波 张东丽 (长春科技大学) 【摘要】 对内蒙古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主要载银矿物和银矿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 研究表明 :矿床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热液 ,属典型的中低温岩 浆热液矿床 。银的赋存状态主要为独立银矿物 ,它们以包体 、显微包体的形式存在于脉石 矿物中 。在锰银型矿石中 ,少量银以离子吸附状态存在 。系统地划分了银矿物的 8 种成 份系列 ,为矿山开采和选冶提供了依据 。 关键词 载银矿物 矿物学 地球化学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 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额尔古纳兴凯褶皱带与大兴安岭海西 褶皱带衔接处的得尔布干深大断裂的南西端 。 额仁 陶 勒 盖 银 矿 区 呈 近 南 北 向 带 状 分 布 ( 图 1) ,出露的地层为上侏罗统塔木兰沟组上段 (J 3 t ) 的 玄武岩 、玄武安山岩和安山岩 ,并夹有少量的火山碎 屑岩 ,此外还出露有上侏罗统上库力组 (J 3 s) 的酸性 熔岩及火山碎屑岩 。矿区西北部为近等轴状的花岗 岩体 ,该岩体产状复杂 ,是一个多期侵入的杂岩体 , 主要岩石类型有花岗闪长岩 、斜长花岗岩 、钾长花岗 岩等 。侵入塔木兰沟组安山岩中 , Rb2Sr 等时线年 龄为 120Ma ,属燕山晚期 。在岩体东南侧发育有许 多石英斑岩岩株和含矿石英脉 ,在矿区西部可见到 含银石英脉切穿石英斑岩 。研究表明 ,各地质体形 成顺序依次为花岗岩 、石英斑岩 、石英脉 。 主要载银矿物和银矿物的产出状态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主要载银矿物为方铅矿 、闪 锌矿 、黄铜矿 、黄铁矿 、石英 、硬锰矿 、软锰矿 、褐铁矿 及铁锰碳酸盐等 。它们分别产于三种不同类型的矿 石中 ,其中方铅矿 、闪锌矿 、黄铜矿 、黄铁矿及铁锰碳 酸盐是硫化物型矿石的主要组成矿物 ,石英是石英 脉型矿石的主要组成矿物 ,铁锰氧化物是地表锰银 型矿石的主要组成矿物 ,而石英和黄铁矿为硫化物 型矿石和石英脉型矿石的贯通矿物 。 3 主要载银矿物和银矿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 特征 311 闪锌矿 2 图 1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地质略图1 1 —第四系 2 —上库力组 3 —塔木兰沟组 4 —花岗岩 5 —石英斑岩 6 —石英脉 7 —断层 8 —矿体 呈自形 、半自形与方铅矿 、黄铁矿 、黄铜矿等共 生 。在闪锌矿内 ,有黄铜矿乳滴呈定向排列 ,系固溶 体分解而形成 。 微量元素及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2 ,闪锌矿贫 Fe 、Mn ,富 Cu 、Cd 、Co 、In 、Sb 、Bi 等 。闪锌矿 Fe 的含量 与 Cu 的含量呈反消长关系 ,一般认为 ,当闪锌矿贫 Fe 时 ,往往可以造成闪锌矿与黄铜矿的固溶体分离 现象 ,这与本矿区出现的事实相一致 ,说明在热液系 统中 , Fe 含量较低 ,其次矿区闪锌矿以含 As 较低为 特征 (据白鸽等) ,Sb 、Bi 在闪锌矿中含量较高 ,与银呈 正相关 ,故可能部分银以电价补偿类质同像形式替换 闪锌矿中的 Zn 离子或其它杂质离子 ,而 Cd 、Co 、Ni 、In 呈类质同像形式替换锌离子 ,其含量与 Zn 呈反消长 收稿日期 1998202210 吕志成 长春市西民主大街 6 号地球化学系 130026 关系 。同时 ,高含量的 Cd 表明闪锌矿形成温度较低 。 微量元素比值以高 Co/ Ni 、低 Ga/ In 为特征 。 在 log Ge2Zn 与 log In2log Ga 图解中3 ( 如图 2 、如 图 3) ,投影点均位于与岩浆岩有关的矿床区域附近 , 表明矿床形成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 。 高 ,主要是由于银的一些硫盐类矿物在方铅矿中呈显 微包体形式存在 ,如辉银矿和银黝铜矿 ,这些矿物在 各种不同成因的方铅矿中以细而不混溶状态分布 ,而 对于含银较低的方铅矿 ,这种不混溶细小包裹体主要 为不含银的车轮矿和 Cu2黝铜矿所组成 ,而方铅矿中 Fe 、Cu 、Mn 、Cd 这些元素的含量偏高 ,主要是他们与 Ag 、S、Sb 等结合形成复杂的含银硫盐类矿物 ,如银硫 铁矿 、硫铜银矿 、银黝铜矿等 ,这些杂质元素含量偏 低 ,则银含量明显降低 ,它们与银呈正相关 ,从而表 明 ,方铅矿中银的存在形式主要为独立矿物 。 方铅 矿 δS34 变 化 范 围 较 窄 ( 为 - 3. 960 ‰~ + 1. 912 ‰) ,平均值为 + 0. 410 ‰,反映了岩浆硫同位 素的成分特征 ,表明成矿热液来源于岩浆体系 。 313 黄铁矿 为本区贯通矿物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