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该如何璀璨儿童的灵性
教育,该如何璀璨儿童的灵性?
丁爱平
?
儿童是充满灵性的天使,“有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儿童的灵性表现为儿童自由天性之下的聪明、灵气、奇思妙想等,它是发展儿童创造力过程中的特质。笔者和女儿毛毛同在一所小学,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一些教育行为与崇尚自由的儿童灵性之间,开始出现矛盾冲突。女儿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教育现状的真实影像;笔者是教师妈妈,则多了一份迫切而认真的反思: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要保护和发展儿童的灵性,出路在哪里?
?
毛毛上一年级时,每天都有书面家庭作业。我教高年级,放学后到办公室,只见书包不见人,得揪她一回。
满校园地找,终于逮着了满脸冒油的毛孩子。“干什么去的?怎么不写作业?”我十分生气。“我做实验的,”毛毛摊开小手,各种颜色的湿粉笔头聚在手心,“我想试试红、绿、黄、白、蓝全部合起来是什么颜色。”“什么时候了?先做作业,再玩。”“啊?做好作业天都黑了,上了一天课,把自由还给我!”我被震住了。
客观地说,女儿是好学的“课堂小灵通”。教育力求使儿童的生活更富有理性的“知识含金量”,儿童却执拗地固守自由自在的天性。“把自由还给我!”儿童发出了第一声愤怒的呐喊。
1、警惕:“课余部队”的变相入侵
苏霍姆林斯基曾形象地描述:“放学后,儿童只要朝那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望上一眼,就感到厌恶。”“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历年来是很多小学应对上级检查时的“一致口径”。本学期,笔者所在学校从严执行减负令,学生告别了沉重的作业堆,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近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担忧:学得不踏实怎么办?于是,中午阅读课外书的闲情逸致替换成紧锣密鼓的评讲作业、强化训练;习字册、口算训练见缝插针;课间教师在教室里个别辅导、订正。
许多家长说:“孩子疯玩浪费时间,不如学点有用的东西。”学奥数、上作文和英语强化班、学乐器、练书法,学无止境。另一些家长抱怨现在作业太少,没了紧箍咒,孩子基础薄弱的家长更是心中发虚大补恶补,暗合了教师所愿。众人唯恐“玩物丧志”。如此“减负”,实质是过去的“课余部队”变相入侵儿童的自由嬉乐。
2、反思:究竟是谁幽闭了自由的灵性?
苦心经营的教师和家长并没有得到学生的感恩。笔者的学生小松说:“我总是偷着做自己喜欢的事,像贼一样。等我做了老爸,一定给我儿子自由快乐的童年。”
很多儿童依然在教师、家长的周密安排下被动地学习着,灵性之光越来越暗淡,创新之泉越来越干涸,造成我国当代“创造力危机”。创造力的生长需要闲暇与自由作为土壤,需要个体高主动高参与的思维经历,需要保护天然的敏感性和直觉。究竟是谁幽闭了自由的灵性?教师固然希望得到解放,但应试教育的阴魂真的已经散尽?教育的腰杆真的早已开化?很多教师不敢松手。身为教师妈妈的笔者渴望放飞儿童的灵性,一直在寻求着某种平衡,很辛苦,但理想在,路就在。
3、坚守:捍卫儿童的嬉乐权,玩出灵性
“孵小鸡”的爱迪生,“将毒虫子含在嘴里”的达尔文等小时候都爱玩。这些顽皮的嬉乐,可能就是发明家、科学家最初显露的灵性萌芽。陶行知先生在《假如我重新做一个小孩》一文中说:“我要多玩玩。”
余裕的嬉乐使儿童积蓄灵气。第一,作业大解放。教师可以定期安排一些“无作业日”、定制一些“无为作业”,让儿童有心情、有时间去游戏,有成为闲云野鹤的机会,充分地宣泄自己的地域生命、文化生命。第二,课间大冲浪。教师在课间不要抓学生来订正、补做作业,必须让儿童踏踏实实地玩好课间游戏,教师最好作为游戏专家给予内容和形式上的指导。第三,实践大“扫荡”。采集鲜绿制作玩具、江海戏水、放牧丛林、走进农家、野餐露营、亲子游戏……嬉乐是儿童正当的权利,只有充满嬉乐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儿童生活,才是有灵性的生活!
灵性是儿童隐形的翅膀,飞舞着浪漫、好奇、灵动。古时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今天更应让儿童享有自由的嬉乐权,玩出快乐、玩出灵性。
?
有人把“增效”理解为使学生学得快、多、深。如此“高效化教学”,使许多本应由学生自己思考、实践、内省的过程不得不单刀直入、删繁就简。从而教师作用过度,对学生的控制过度,儿童灵性的自由思考被束缚。
1、发酵儿童的问题意识——生长问题出灵性
女儿上一年级时,她的老师告诉我:有一道题,小动物们开着写有1-5这些号码的赛车举行比赛,让孩子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毛毛问的是:“为什么小猫没有得到第一?”我说这个不是数学问题。毛毛说:“小猫没有得到第一,第一就是数学啊!”无独有偶,今年我教的一年级学生也有很多人提出类似的问题,还提出“1号车为什么不是第一名”等各种奇怪的问题,我和孩子们痛快地讨论了一把。同年级的老师笑称纯属浪费时间。
儿童天生是装满了问题的“艺术家”和“哲人”。但是当今课堂教学最头疼的问题是年级越高学生越不愿意提问题。根源在哪里?关于毛毛提的问题,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