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的原理与应用--复习.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妆品的原理与应用--复习

化妆品的原理与应用 复习 第一章 绪论 1、面部化妆一般过程为卸妆、洁面、补水、涂抹营养类化妆品、涂抹隔离类化妆品、涂抹彩妆类化妆品。 2、常见美容方法:注射法(包括注射肉毒素类物质,其目的是抑制肌纤维收缩而除皱;注射PRP血清活性生长因子,其目的是促使胶原蛋白增生而除皱;美白针,其目的是注射维生素C、传明酸、谷光苷肽等物质来去除或抑制黑色素生成)、光疗法(作用为分解色素、促进细胞生长和分裂,促进血液循环等)、拉皮(手术拉皮,电波拉皮,电波拉皮原理是特定波长电磁波加热胶原蛋白,使其收缩而除皱);使用化妆品等等。 3、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8年联合发布的《化妆品通用标签》规定:在化妆品销售包装的可视面上应真实地标注化妆品全部成分的名称,含量大于1%的成分应按加入量的降序列出,加入量小于或等于1%的成分则可在之后以任意顺序排列成分名称。 4、化妆品成分标识表中的成分一般包括:调状态增稠增溶乳化成分、无机粉体成分、保湿补水润肤成分、皮肤营养成分、防腐抗氧成分、调pH值成分、吸收紫外线成分等。 5、化妆品成分还可简单分成:向皮肤内渗透成分、停留皮肤表面成分;化妆品成分还可分成:水溶成分、油溶成分,而两大类成分要均匀混合在一起还必须有乳化成分、增稠成分。 6、化妆品常用防腐剂包括:羟基苯甲酸酯(尼泊尔金酯)、咪唑啉酮、咪唑烷基脲、苯氧乙醇、苯甲醇、布罗波尔等等。 7、化妆品中,防腐剂含量一般较少,排在成分标识表的后面。 8、化妆品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有害物质超标、异种物质的吸收引起过敏等。 9、化妆品中的常见有害物质有:重金属及其它有害元素(铅、汞、镉、砷等)、激素、对苯二酚、甲醇等。 10、影响化妆品效果的因素包括功能成分的作用机理和效率、功能成分的稳定性、功能成分的吸收率、功能成分的协同作用。 11 、皮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角鲨烯、蜡等 ,模拟皮脂膜的甘油三酯,用于化妆品中最好的成分是三辛酸甘油酯和三癸酸甘油酯;模拟皮脂膜的角鲨烯,用于化妆品中最好的成分是角鲨烷;模拟皮脂膜的蜡成分主要有:羊毛脂、棕榈蜡、小烛树蜡、霍霍巴蜡、木蜡、蜂蜡。 12、天然提取物的绝大部分历史都证明了它们使用的安全性,但它们成分复杂,可能让皮肤被动吸收一些皮肤不需要的成分;天然提取物功效成分含量不高;所以化妆品中应该用高纯功效成分代替天然提取物。天然提取物提取过程实际上也是化学过程,虽然一些化妆品厂商炒作本草概念,但需要清楚认识该类化妆品的缺点。 第二章 皮肤的构造、病变及预防措施、透皮吸收原理 1、皮肤表皮层中处于最外面的角质层是由扁平无核角质化细胞所组成的类似砖墙的保护层,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质细胞间隙由脂质(神经酰胺、胆固醇和脂肪酸)双分子层构成,化妆品成分能否被皮肤吸收主要看其能否通过角质层屏障。 2、角质层屏障上的微孔大小和被吸收物质分子大小决定了皮肤吸收化妆品成分的难易。一般分子量低于3000的物质能被皮肤吸收。 3、化妆品透皮吸收是指化妆品通过角质层、毛囊和汗管进入表皮或真皮层。由于毛囊和汗管深凹于表皮层下难以清洁,易滋生细菌,一般不主张通过该途径吸收化妆品成分。毛囊中的污垢轻则形成黑头,重则形成粉刺。 4、由于角质细胞的细胞膜中致密的交联的蛋白网状结构和细胞内的大量微丝角蛋白和丝蛋白的规整排列结构,不利于物质的细胞内扩散,小分子水溶成分更易通过角质细胞吸收,对于大分子成分主要通过细胞间脂质双分子层部份吸收。 5、化妆品中采用的促进皮肤吸收功能成分的方法主要有:把化妆品功能成份包裹成纳米超微颗粒( 400nm以下的超微颗粒可通过细胞间脂质的双分子层);加入促渗透剂增加脂质的双分子层流动性增加来增加化妆品的吸收。为促进化妆品功能成分的吸收,涂抹化妆品时,轻拍或按摩皮肤可增大皮肤吸收孔隙,增加外部压力而使化妆品透过皮肤;让皮肤角质层吸水后,细胞自身发生膨胀,结构的致密程度降低, 物质的渗透性增加。 6、化妆品的吸收主要通过渗透和扩散作用进行,功能成分处于溶液状态更易渗透和扩散。 7、表皮层中基底层细胞中有大约1%的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小体的多少决定了皮肤颜色,所以美白成分大多作用于基底层附近。基底层细胞不断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 8、化妆品对皮肤表皮层作用包括保湿补水,防止角质层出现鳞屑或皲裂;果酸除去表皮层的中浅层黑色素,软化角质层;美白成分作用于基底层黑色素细胞及附近黑色素小体增白;补充促进细胞分裂物质作用于基底层细胞,促使表皮增厚。 9、真皮层主要由纤维(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细胞间基质、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肥大细胞)构成。另外神经、毛细血管、汗腺及皮脂腺、淋巴管及毛根等组织均处于真皮层中。纤维中胶原蛋白(即胶原纤维)占真皮层的7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