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374至卷374-外科反花天泡杨梅门.pdfVIP

古今图书集成-清-陈梦雷-博物汇编艺术典医部全录卷374至卷374-外科反花天泡杨梅门.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三百七十四 外科反花天泡杨梅门     疮疡全书 【宋 窦汉卿】      天泡   此疮之发,不拘老幼,皆由受酷暑热毒之气,蒸入肌肉,初生一疱,渐至遍体漫烂无 休,合家相染。此证须要净汤淋洗,切勿以秽气触之。内服清肌燥湿汤,外用泥金刮毒 膏。      杨梅   一名广东疮,一名霉疮,皆脏腑之积毒,脾家之湿热。其起也有三因,男子与生疳疮 妇人交,熏其毒气而生;或体虚气弱,偶遇生疮之人,秽气入于肠胃而生;或先患疮之 人,在于客厕,去后,其毒气尚浮于客厕之中,不知偶犯,其毒气熏入孔中,渐至脏腑。 或在头顶中,或在肋下,或粪门边先起,有雄有雌:雄者大如白果,遍身生五六十或百 枚,分颗不成片;雌者小如豆瓣,遍身连片,脓汁淋漓,深能累人。婴儿患此者,皆父母 胎中之毒也。宜用汗药,宜用服药,宜用搽药。不可服丸剂,恐内藏轻粉易愈故也。但轻 粉乃水银升者,腐肠烂骨,害不旋踵。     薛氏医案 【明 薛己】      反花 【疮有胬肉凸出者是】   翻花疮者,由疮疡溃后,肝火血燥生风所致。或疮口胬肉突出如菌,大小不同;或出 如蛇头,长短不一。治法当滋肝补气,外涂藜芦膏,胬肉自入。须候元气渐复,脓毒将 尽,涂之有效。不然,虽入而复溃。若误用刀针蚀药灸火,其热益甚,或出血不止,必致 寒热呕吐等证。须大补脾胃为善。      天泡   脉浮发热或拘急者,发散表邪。脉沉发热便秘者,解表攻里。发热小便赤濇者,分利 消毒。   属元气不足,邪气所乘,亦有传染而患,受证在肝肾二经,故多在下体发起。有先筋 骨痛而后患者,有先患而后痛者。初起脉浮数,邪在脾肺经也,先用荆防败毒散解散之。 脉弦数,邪在肝胆经也,先用龙胆泻肝汤清解之。脉沉数,邪在脏腑也,先用内疏黄连汤 通导之,后用换肌消毒散为主,愈后再无筋骨疼痛之患。若疮凸赤作痛,热毒炽盛也;疮 微作痛,毒将杀也。疮色白而不结痂,阳气虚也;色赤而不结痂,阴血虚也。瘙痒,脉虚 浮,气不能相荣也;搔痒,脉浮数,血不能相荣也。臀背间或颈间作痒,膀胱阴虚也。阴 器间或股内痒,肝经血虚也。阴囊作痒重坠,肝经阴虚湿热也。小便频数,短少色赤,肝 经阴虚也。小便频数,色白短少,脾肺气虚也。面目瘙痒或变赤,外邪相搏也。眉间痒或 毛落,肝胆血燥也。饮食少思,口渴饮汤,胃气虚也。饮食难化,大便不实,脾气虚也。 侵晨或夜间泄泻,脾肾虚也。若治失其法,有蚀伤眼目,腐烂玉茎,拳挛肢体者,但用九 味芦荟丸以清肝火,六味丸以生肾水,蠲痹解毒饮以养血祛邪,亦有可愈者。若误用轻粉 等剂,反为难治。      杨梅   湿胜者宜先导湿,表实者宜先解表,里实者宜先疏内,表里俱实者解表攻里。表虚者 补气,里虚者补血,表里俱虚者补气血。     证治准绳 【明 王肯堂】      天泡   天泡疮,即丹毒之类而有者,由天行少阳相少为病,故名天泡。为火热客于皮肤间, 外不得泄,热怫血液,结而成泡,如碗豆疮,根赤头白,或头亦赤,随处而起。若自里达 于外,发在春夏,三焦俱热,则服通圣散。若止从头项两手起者,此上焦热也,则服凉膈 散。若从身半以下起者,则服黄连解毒和四物汤。若发于秋冬,则宜升麻、葛根、犀角, 或加蘗、芩一二味;外敷如马齿苋、吴蓝、赤小豆,苎根之类,皆解毒消肿,可用于初起 之时。或蚶壳或龟甲、水龙骨,各煅存性,则收湿生肌,可用于浸淫之后。      杨梅   或问广疮何如?曰:此肝肾二经湿热,或色欲太过,肾经虚损,感邪秽之气而成:或 因下疳畜毒,缠绵不已而作。 一名翻花疮,肉反于外,状如蜡色,有如绵花,故又名绵 花疮,此则邪毒盛。细小者名广豆,或如赤根脓窠,此则邪毒浅。凡患此证,先宜食毒物 以发之,后服通圣散之类,须用土茯苓对停服;毒势既杀,八珍十全大补汤之类以补气 血。必守禁忌,方获全愈。大忌房劳,如犯之,服药不效。虑后结毒,一忌酸酢,酸敛邪 毒,后结广癣;一忌白肠,能发郁火,以致缠绵不已;一忌轻粉及冷水,致后筋骨疼痛, 结成风块,或一二年或数年方发,其状坚硬,肉色平淡,或痛或痒,多结于骨节头面喉鼻 之间,经络交会之处,已破则脓水淋漓,甚可畏也。轻则发广癣,亦名千层癣,多生手心 足底,重迭不已。又有余毒,亦名气毒,筋骨疼痛,来去不定,亦名湿毒,筋骨痛酸,乍 作乍止,宜随其浅深治之。先服消风败毒,后服补剂。疮势盛及结毒深者,必用熏药;后 服通圣散以泄火毒;后服八珍汤大补汤之类。弱者不宜熏,恐不能胜火气也。     外科正宗 【明 陈实功】      翻花   翻花者,乃头大而蒂小,小者如豆,大者若菌,无苦无疼,揩之每流鲜血,久亦虚 人。以唾津调冰蛳散,遍擦正面,上用软油纸包裹;根蒂细处,用绵连纸扎紧,十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