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朱毅农-为胡适发疯至死女子
朱毅农:为胡适发疯至死女子胡适是中国现代白话诗的倡导者,一生中写过不少新诗、打油诗、旧体诗词,大约总计有三百二十余首,其中自然也不乏情诗。他创作的情诗有些不但内容隐晦,而且常在诗题或序跋上做手脚,声东击西,故布迷魂阵,有意将读者引入歧途——这是中国诗歌阐释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最早道破其中奥秘的是胡适挚友、中国现代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徐志摩。他断言:“凡适之诗前有序后有跋者,皆可疑,皆将来本传索隐资料。”
一、胡适故布迷魂阵
1929年1月25日,胡适在日记中写了一首诗,原文是:
作一首诗,纪念北大
留恋
三年不见伊,
便自信能把伊忘了。
今天蓦地相逢,
这久冷的心又发狂了。
我终夜不能眠,
萦想着伊的愁,病,衰老。
刚闭上了一双倦眼,
只见伊庄严曼妙。
我欢喜醒来,
眼里还噙着两滴欢喜的泪。
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总是这样叫人牵记!”
1964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册《胡适先生诗词手迹》,收入此诗时将题目改为“《三年不见他——十八年一月重到北大》”。诗末有附言:“我十五年六月离开北京,由西伯利亚到欧洲。十六年一月,从英国到美国。十六年五月回国,在上海租屋暂住。到十八年一月,才回到北方小住。直到十九年十二月初,才把全家搬回北平。”有一些胡适年谱据此将这首诗认定为纪念北大之作。
然而,根据胡适“于无疑处有疑”的开示,我对以上说法颇感怀疑。我疑的不是胡适对北大的感情,而是怀疑北大是不是本诗真正的抒情对象。不错,北大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作为胡适多年执教的最高学府,当然不能不使胡适产生留恋之情,但留恋到“发狂”,留恋到“终夜不能眠”,留恋到一觉醒来“眼泪还噙着两滴欢喜的泪”,那就显得有悖人之常情,有悖人生常态,夸张过分而显得有些矫情了。更何况北大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很难说有什么“衰老”——反之,校史越长,学校名声越大,是值得欢喜和骄傲之事。至于北大红楼,可以用“庄严”来赞颂,但如果用“曼妙”来形容,就不仅文理不通而且显得轻浮了。但是,如果把诗中的“伊”理解为胡适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位女子,那读者就会豁然贯通,而且会被胡适的真情而深受感动。
二、痴情女子朱毅农
那么,这位女子是谁呢?我以为就是朱毅农小姐。
胡适是1929年1月19日乘火车从上海抵达北平的,一共逗留了36天。此行目的,一是出席协和医院董事会,二是为了探望重病中的梁启超。接站时任鸿隽对胡适说:“你也许见得着他。”第二天看报,才知道梁启超在19日下午两点一刻就去世了,胡适晚来了7个小时。在胡适心目中,梁启超在一些学术问题上虽然跟他意见相左,但其人“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20日,胡适跟陈寅恪、丁文江、任鸿隽等含泪参加了梁启超的入殓式,并敬献挽联:“文字收功,神州革命。生平自许,中国新民。”同年2月25日,胡适离京返沪。他在当天日记中写道:“此行有许多可以纪念的事,可惜太忙,日记不能继续,这两个月的日记遂成最残缺的日记。”
由于这一段时间的日记“残缺”,我们只知道胡适在友人任鸿隽家住了三个星期,在丁文江家住了两星期,赴了一百几十次宴会,但日记中并无重回北大校园的记载,仅提到他跟徐旭生、李润章等讨论把北京大学改作研究院以及“统筹全国大学区”的事宜。我以为,胡适日记的“残缺”固然跟他的忙碌有关,但也有些内容他原本就不想写进日记。胡适专程到香山探望养病的朱毅农就是一例。这条信息见诸1930年10月20日胡适日记:“我自去年二月香山见她之后,至今始见她。”事隔一年,一般读者阅读时极容易忽略。
说朱毅农为胡适发疯致死,这也有胡适日记为证。1930年10月20日胡适日记记载了他跟朱毅农会见的场面:“去看朱我农(按:毅农的长兄)夫妇,并见其母。问之毅农现另住一小屋,用一个老妈看护,现卧病在床。朱母年已八十余,殷殷要我安慰她。我农夫人邀我同去看她,我跟她出去。屋在口外沿大路,是一所住宅,他们租了这人家门外的两间小屋给毅农住。此处便是她的疯狂院!她病在床上,我进去看她,我农夫人即辞去(按:我农夫人辞去,表明她知道毅农有些话仅想对胡适说)。她很瘦削,对我说话很清楚,但也未免时有风话(按:原文如此。胡适所谓“疯话”其实是病人潜意识中的真话。),她自己说,“我是为了想你发风的”。我再三安慰她,劝她安心养病,将来我到北平,一定可以常见她。她说,我别无指望,只望可以常常见你一面。她又说,我的脑经还可以恢复。你若肯教我,我还可以做点东西出来。我都答应她了。此会甚惨,使我很感动。”同年10月22日胡适日记又写道:“去看毅农,仍未能起床。我看她似不能久活了。此正古人所谓我虽不杀伯仁,但伯仁因我而死,念之黯然。”。胡适援引“伯仁”这一典故,是表示朱毅农的死他应负间接责任。
三、胡适因何与朱小姐结缘
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