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早期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
本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39例中,男30例,女9例。年龄17~56岁。原发病:流行性出血热18例,复合性创伤7例,药物引起肾损害5例,急性肾小球肾炎4例,农药中毒3例,产科并发症2例。PD前少尿或无尿时间2~5天,平均3.2天。血尿素氮(BUN)27.13~?30.3mmol/L?,肌酐(Cr)468.7~?542.1μmol/L?,二氧化碳结合体(CO?2CP)22.6~?28.9mmol/L?,血钾(K?+)5.9~?6.3mmol/L?。并发高血压12例,左心衰竭肺水肿3例,消化道出血3例,休克6例,脑水肿2例。本组病例的诊断,均符合全国危重病急救学术会议拟定的标准。?
透析时机:本组病人当明确诊断后,出现下述情况之一时:①无尿2天或少尿2天以上,观察患者病情有加重趋势;②已有尿毒症症状,如恶心、呕吐、精神神经症状等;③有较明显的水钠潴留表现或心力衰竭迹象;④血K?+高于6mmol/L,BUN≥29mmol/L,Cr≥500μmol/L。即行PD治疗,以期维持较好的一般情况及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
透析方法:本组病人均采用手术切开法插植Tenckhoff式急性透析管。植管入口在腹中线脐下2cm,采用“双重荷包”缝合腹膜固定透析管,以避免漏液。植管术后即行腹膜透析(PD)治疗,初时采用小容量(500ml)快速交换的间歇性腹膜透析(IPD),透析液加温至37℃左右,腹腔内停留30分钟,每天交换15次。3~5天后,逐渐增加透析液入量达2000ml,腹腔内停留30~60分钟,每日交换6~8次。交换透析液时需严格无菌操作,使用装有酒精的“空气过滤瓶”和B型连接装置可预防腹腔感染的发生。原发病有感染因素者,于每日交换的透析液中分次加入氨苄青霉素3g或庆大霉素16万U,共3~5天。透析初期及严重水肿者加50%葡萄糖40ml每天1~2次于透析液中,或同时将硝普钠50mg分次加入透析液中,以加强脱水及增加透析效果。透析开始前1周于透析液中加肝素4mg/L,以防止透析管阻塞,1周后一般不再加用肝素。症状改善及排尿后,改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交换量仍为2000ml,腹腔内保留4小时,每日交换4次,最后1次在晚间10时灌入,次晨6时放出,如此循环。尿量恢复,血BUN,Cr,CO?2CP, K?+等降为正常后闭管观察,若病情无反复拔管。?
结 果?
39例患者经PD后治愈33例,死亡6例,治愈率达84.6%。透析时间8~36天,平均12.5天。CO?2CP多于PD后次日恢复正常,高血K?+患者多于PD后12~24小时降至正常。一般PD后3~12天进入多尿期,尿毒症症状多在3~6天内纠正。BUN、Cr最快PD后6天即降至正常,最迟1个月后才完全正常。并发腹痛5例,经调整透析液灌注和排出速度及对症治疗后消失。腹腔感染1例,经短期腹腔冲洗及全身和局部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后控制。死亡6例均系PD较晚,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死于心衰肺水肿,1例死于脑疝。?
讨 论?
ARF时临床各科常见的危重病症,病死率很高,正确及时地应用血液净化技术,可使ARF病死率明显下降。PD因其:①设备简易,使用方便,经济,技术要求不高,准备进行透析时间短,有利于基层医院就地抢救病人;②不需全身肝素化,有利于严重创伤病人或有出血倾向的病人;③不似血透(HD)需要体外循环,且透析过程不剧烈,不急速改变内环境,循环动力学改变少,亦不会发生失衡综合征;④控制水,电解质失调,平稳,安全有效,对水钠潴留,高K??血症疗效满意;⑤在低血压病人亦可使用,已在各级医院开展。特别是在没有HD设备地医院,更显其重要性。国内外文献报道均表明,对ARF而言,PD和HD的疗效相同。?
PD效果除受病人的生理因素,如腹膜毛细血管流量,腹膜微循环通透性等影响外,主要受透析液流量,透析液温度,透析液渗透压的影响。增加透析液流量可维持血浆与透析液之间的浓度梯度差,提高透析效能,但丢失蛋白液多。每日流量8L左右可达预期透析结果。透析液温度可影响血管舒缩而影响透析效果,以往文献强调影大于37℃,近期有文献报道应用温室(约24℃)的透析液即可。我们观察,应用37℃左右温度的透析液,患者腹痛等不良反应较少,透析效果也比较理想。增加透析液的渗透压,能增加超滤和血中代谢废物的清除,这是由于高渗超滤时的“溶剂抽出作用”和高渗液使腹膜微循环扩张和通透性增加所致。针对影响PD效能的因素,我们对本组患者,植管后即行小容量快速交换的IPD,即能及时抢救病人,也保证了足够的透析液流量,同时也可防止透析液渗漏。经3~5天后,逐渐减少交换次数并渐增透析液交换量,病情稳定后过滤为CAPD。透析液温度控制在37℃左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