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配合针刀、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96例临床研究.docVIP

按摩配合针刀、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96例临床研究.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按摩配合针刀、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96例临床研究

按摩配合针刀、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96例临床研究关键词 肩关节 按摩治疗 针刀治疗 药物注射治疗 我门诊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采用推拿手法配合针刀及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96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96例,其中男32例,女64例;年龄30~70岁;30~40岁4例,41~50岁16例,51~60岁42例,61~70岁34例。非体力劳动者56例,体力劳动者40例;病程最短半年以内54例,最长1年以上42例。 按摩治疗:治则为舒筋活血,通络止痛,松解粘连,恢复功能。①患者仰卧或坐位,医者站或坐于患侧,用揉法或滚法施术于患者肩周围,往返数次,并配合作患肢外展,外旋,上举,内收等被动活动。②医者用拇指在患肩病变处进行弹拨,揉按,以理顺筋肉。③患者坐位,医者用拇指点按肩井、肩贞、天宗、曲池、合谷等穴。每次点按半分钟左右。④ 医者站在患者的患侧稍后方,一手扶住患肩,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以肩关节为轴心作环转运动,幅度由小到大。然后,医者一手托起前臂,使患者曲肘,患臂内收,患侧之手搭在健侧肩上,在由健肩,绕过头顶到患肩,返复环绕数次,在次同时,拿捏患肩。⑤医者站在患者健侧稍后方,用一手扶健肩,使患者上身前屈,另一手握住患侧腕部,从后背将患肢向健侧牵拉,逐渐用力,加大活动范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⑥ 医者站患肩外侧,用双手握住患肢腕部稍上方,将患肢提起,用提抖的方法,向斜上牵拉。牵拉时要求患者先沉肩曲肘,医者缓缓向斜上方牵拉患肢。活动幅度逐渐增加手法力量由小到大。需注意用力时不能过猛,以防发生意外。⑦ 医者一手前臂置于患肢腋下上托,使患者身体倾斜,另一手握住患肢腕部,先曲肘再用力下拽数次。⑧患者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右侧(患侧)开始由前向后扳。双手握住此右手腕部,徐徐高举前臂高于肩部,医者左手腕握住患者手腕,继续由胸前上方前旋,高举,而医者之右手扶住患者的肩部,当上肢到一定高度时,双手用力扳动一下,继而右手滑下,扶住肩部后外侧,左手将患者上肢继续旋后,双手合力,边扳边旋,右手沿患者上肢外侧滑至腕部,即回到原位,反复操作数次。⑨用叩打法施术于患肩和上肢。⑩用搓法由肩部到前臂反复搓动,以此作为手法操作的结束动作。 注意事项:按摩手法要刚柔相济,不可粗暴生硬。患者要加强肩部功能锻炼,锻炼强度逐渐加大,但不可过强。注意患肩的保暖,避免受凉,外伤。 针刀疗法:医者详细检查肩关节周围受累软组织,用紫药水标出明显压痛点(其压痛点部位一般在其软组织附着点处),一般采用针刀松解其粘连处或肌腱附着点,用针刀进行切割或横向,纵向拨离即可,对局部硬结可作“+”字切割,针刀操作熟练者术前局部可不必注射局麻药,本法一般用于局部粘连较重,手法不能完全解除者。 药物注射法:选药物为生理盐水3~5ml,地塞米松2ml,2%的利多卡因1~2ml,形成混合液后做痛点注射。对关节腔内粘连较重者,可用该混合液10~20ml做关节腔内注射。本法适合用于急性疼痛,粘连较重。 疗效评定标准:①痊愈:为肩关节无疼痛,功能活动正常或基本正常(外展90°,外展上举180°,前屈180°,外旋45°,后伸45°,后伸内旋可触及胛尖)。②显效:肩臂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接近正常(外展上举120°以上,前屈120°以上,后伸30°)。③好转:肩臂疼痛及功能活动均有好转,但未达到显效标准。③无效:肩臂疼痛及功能活动均无改善。 结 果 96例患者,痊愈者50例,1个疗程15例,2个疗程20例,3个疗程15例(52.09%),显效40例,1个疗程15例,2个疗程20例,3个疗程5例(41.67%);好转3例,1个疗程1例,2个疗程2例(3.13%);无效3例(3.13%)。? 讨 论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炎症导致关节内外粘连,从而影响肩关节的活动。其病变特点是广泛,即疼痛广泛、功能受限广泛、压痛广泛。因患病以后,肩关节不能运动,仿佛被冻结或凝固,故称“冻结肩”、“肩凝症”。 肩周炎的病因复杂,一般认为其形成因素不是单一的某一因素,但与老年性退变,关节劳损,外伤,长期负累劳动,工作生活姿势不良,关节局部长期受寒湿冷等因素,以及其它相关疾病所致的肩关节长期功能活动不利,血液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因其好发50岁左右人群,故又称其为“五十肩”。中医又称其之为“寒凝肩”、“冻结肩”,可见其病因病机乃是寒湿凝滞筋脉,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其濡养。 而现代医学对病理认识是:在肩关节退变基础上,因劳损或外伤后等原因,以致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产生的无菌性炎症渗出而致周围软组织间,软组织与骨膜间发生粘连,因骨关节腔滑液黏稠而致肩关节功能障碍,进一步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