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奏乐器鹰骨笛在青海藏民族生活中的特点及运用.pdfVIP

吹奏乐器鹰骨笛在青海藏民族生活中的特点及运用.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 雪詈{磋熊 荔她 旁憋 坛垂| 论B一 吹奏乐器鹰骨笛在青海藏民族生活中的特点及运用 薛海萍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和艺人访谈,对青海藏族民问音乐的吹奏乐器——鹰骨笛的特征及演奏进行了考 察,并在此基础上,就其在青海藏族人民生活中的运用做了分析。 关键词藏族吹奏乐器鹰骨笛 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12.02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伴奏,从各曲种的地方特色乐器到 透着一种古老民族的古老文化信息。 特殊音乐风格的乐器组合方法,都反映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性。就地域文化的整体构成而言,民族乐器则是地域文化中 鹰骨笛,又称鹰笛或骨笛,除藏族群众喜爱之外,在塔吉 文化因子的一个细小成分。作为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中的吹 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音乐中也常见。新疆巴楚县脱 奏乐器及其特有风格,也是地域文化中的亮点。 库孜萨来遗址曾出土一件北朝时期(公元四至五世纪)的骨 笛子,又称竹笛。顾名思义,是由竹子制成。一般有两 笛(残)。鹰,藏语称作“勒合”(音译),在青海藏族群众心目 种,即曲笛和梆笛,为民间常用的乐器之一。在青海省凡是 中,被视为神圣的猛禽,绝对不能捕捉和伤害的,但当它自身 有藏族群众聚居的地方,都能发现笛子的踪影。笛子是藏族 衰老时,自然死亡于石崖或山林中,人们发现它的尸体后,取 群众喜爱的乐器之一。笛子,藏语称作“楞吾”(音译)。青海 下翅骨,除去腐肉,置于阴凉干燥处或悬挂于烟囱口,待骨髓 藏族群众中流传的笛子有三种:鹰骨笛,藏语称作“日巴楞 油渗透骨质,翅骨颜色变成微黄后就可以制作了。经这样处 吾”;铁皮笛(简称铁笛),藏语称作“吉合楞吾”;竹笛,藏语称 理后的翅骨不易产生裂口且色泽好看。鹰骨笛,用大鹰的翅 作“牛玛楞吾”。这三种笛子中,使用比较普遍的是鹰骨笛和 骨制成,长约25厘米、管径1.5厘米。管内中空,两端皆通, 铁笛。 管下端开三孔。制作时,先将骨肉剔净,锯掉两端骨节,磨平 上下管口,去髓。两端管口呈椭圆形,上口较大,下口较小, 鹰骨笛的历史相当悠久。青海省博物馆现藏有两支骨 从下口往上,每隔2.2厘米左右钻一直径0.7厘米(稍呈椭圆 管,一支鹰纹骨管,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全长210毫米,两 形)音孔,共三孔。笛身雕刻图案花纹或题字为饰。多用于 端开平口,滞身错落排列七只鹰纹,未开孔;另一支骨管全 盛大节日和婚礼场合,也为歌舞、叼羊、赛马等伴奏。由于鹰 长165毫米,管身刻有三只鹿纹。另外还有两支骨笛,一支 骨是极难发现的,也不可能有很多的鹰骨供人们做笛子,因 是1923--1924年间在西宁朱家寨出土,管身稍细,直径约 此,藏族群众常以铁皮代替鹰骨,即铁笛。铁笛一般由当地 10毫米,残长154毫米,可见的孔有8个,一端排5孔,另一的金、银、铜铁匠制作,完全按照鹰骨笛的尺寸,用铁皮卷成, 端排3孔,中间相距约20毫米;另一支是1957箨在青海接缝用焊锡焊接。鹰骨笛是自然生成的,带有一点弯曲形状, 省海西诺木洪出土,残长80毫米,可见的孔有4个,孔径4 而铁笛则完全是直的。铁笛细的一端侧面开有两个小孔,用 毫米。以上这些骨管、骨笛距今已有三千至五千年的历史 来系穗子或系绳。 了。 1988年,平安县文化馆干部在化隆县雄先地区(农业 鹰骨笛的吹奏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竹笛。鹰骨笛和铁笛 区)发现了两支鹰骨笛,这两支鹰骨笛身上分别刻有网纹图 都是竖吹,双手持笛,两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按正面6个音 案和圆点图案。这些图案经仔细分析,发现可能是一种用 孔,上手拇指按背面音孔,下手拇指支撑笛身。左右两手哪 数目组成的符号,在这些数目之间,似乎有一定的规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