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探究.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探究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探究摘 要: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呈现出身份特殊、作案手段多样、涉及领域多元、社会危害扩大的特点。其根源在于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经济的逐利性。而刑法等部门法的缺陷、社会监管的松弛、基层领导和监察的不力以及个人思想的蜕化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因此,切断权力行使的经济利益链、构建完善的法律惩处机制、加强公务公开、创新基层领导及监察模式、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意识是推动农村职务犯罪有效预防、惩处和监管的明智之举。 关键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权力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53(2012)02-0012-07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经济也搭乘时代发展的快车,为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基层党政机关人员、事业单位人员暴露出来的腐败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据称,2008年全国涉农职务犯罪中,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为4613人[1],而2009年人数则上升到了7175。[2]据此,笔者在分析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①职务犯罪现状的基础上,从现状综述、原因探究及制度构建方面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建议,以推进职务犯罪的预防、惩处和监管,为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蓝本。 一、我国当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现状 (一)身份的特殊性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所涉及人员的职务有明显的特点,即是村级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和具有审批决定重大事项权力的人员,其中主要是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长以及各种经济实体等企业单位负责人、财务人员。在2008年1月至10月全国涉农职务犯罪中,检察机关共主案侦查涉农职务犯罪案件有10752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有4613人,占42.9%。其中村支部书记1615人,占15.02%;村委会主任1037人,占9.64%;乡镇站所工作人员3181人,占29.59%;县级以上单位工作人员2351人,占21.87%。[1]以上人员具有—定的人、财、物支配权和管理权,比如,村委会会计、出纳是各种惠农、支农资金、建设工程和专项款物的经手者,而对于村委会主任、村长以及村支部书记来说,作为农村各项事务的“一把手”,掌握着重大民生工程、社会保障及制度改革“生杀予夺”的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基层防线,其职务身份的特殊性往往并不是“单枪匹马”,而是上下串通,联合作案,村一级单位人员利用乡镇级和县一级人员的特殊职务,比如依靠相关的拆迁部门、财务部门、纪检部门等织好关系网,进而腐化堕落。相对于其他职务犯罪而言,所牵涉之职务身份往往比较集中,涉农决策权、经济规划权和财政审批权成为诱饵,秘密动员参与,进而形成串案、窝案,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二)作案手段的多样性 纵观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其作案手段由单一化逐渐向多元化过渡。专项款物如土地补偿款、救灾救济款、扶贫救助款、移民款、农业补贴款等采取虚报补助对象、降低补助标准或冒领已死亡人员补助的手段,私自截留、私分、隐瞒重大款项;对于公款,采用以收入不记帐、白条入账、记假账、伪造发票、伪造印章、虚列项目、加大支出、涂改单据等手段,套取现金,侵吞公款[3];对于集体财产,一般以借用国家林权、土地以及公用医疗、社会保障、教育改革的名义,采用套取、层层克扣、欺骗的方法贪污、挪用集体财产;重大工程资金如村镇道路建设、水利建设,矿产、饮水、沼气等生产、生活工程等项目,多采用串通招标、低价发包、近亲好友间发包、高于造价支付款项等方法从中收取回扣和手续费,间接挪用、私分工程资金;对于生态环境资金,一般利用民众的无知及维权意识薄弱,采用少拨、不拨或转嫁至农民分摊的手段来侵吞公用资金。在村级选举中,采取贿选或者关系选的方式,对农民小施恩惠,或者依靠强大的宗族势力、地方势力当选村干部,而且资金的融通力度加大,大肆行贿,打通关系渠道,上下级联合作案,隐瞒国家重大政策,置农民利益于不顾。利用权权交易掩盖权钱交易,私设小金库,公私不分,挥霍公款。 (三)涉及领域的多元化 随着近些年来政府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各项惠农、支农工程也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而腐败“魔爪”的渗透领域也呈扩大化趋势。不仅仅局限于重大工程项目,而且延伸到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以及基层政权选举等。主要有如下方面:一是道路交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电网改造、饮水工程、沼气利用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二是涉及“三农”的财政建设资金、粮农补贴专项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扶贫开发资金等支农、惠农资金分配;三是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环境污染治理、风沙源治理、水土保持和水源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四是农村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教育等公共服务事业;五是农村土地开发征用及征地补偿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