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行予疏肝利胆汤。结果:本组病例痊愈32例,好转10例。均服药1~5个疗程。随访0.5~1年未复发。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胆囊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00-00 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我国也不少见。临床中医治疗中,将慢性胆囊炎归属为胁痛、肝胃气痛范围内。中医认为,胆属中清之腑,负责存储和输送胆汁,喜通降下行,为此若患者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寒暑失调等均诱发慢性胆囊炎,致使患者湿热内阻、肝胆气滞、肝疏泄不畅、横逆犯胃、肝胃不和,造成患者胆囊功能受损,为此患者表现右胁部疼痛,常伴有腹部饱胀不畅,反酸、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由于目前西医治疗尚未有能够根治的药物,且复发率比较高,为此我在临床中应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对慢性胆囊炎给予中医论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6年8月至2011年4月间我院收治了42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男33例,女9例,年龄25~58岁。患者临床表现以反复发作的右上腹持续性疼痛为主,伴有食欲不佳、腹胀、恶心、消化不良等,临床检查胆区有明显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肿大的胆囊,经胆囊造影、超声波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 1.2 中医治疗方法:予疏肝利胆汤。药物组成:柴胡15g、郁金10g、白芍药15g、金钱草30g、鸡骨草15g、虎杖15g、茯苓10g、黄芩10g、大黄(后下)10g、延胡索15g、川楝子10g、法半夏12g、茵陈30g、鸡内金15g、炙甘草10g。纳呆加山楂、神曲、麦芽;腹胀加厚朴、陈皮、白豆蔻;胁胀加木香;脾虚加白术、陈皮;恶心、呕吐加竹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d为1个疗程。用药期间禁食辛辣油腻及高脂肪食物,忌酒、茶,避免精神刺激。 1.3 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痊愈32例,好转10例。均服药1~5个疗程。随访0.5~1年未复发。 2 讨论 急性胆囊炎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急性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作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体温通常在38.0~38.5℃之间,高热和寒战并不多见。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当医生检查病人的腹部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压痛,并有腹肌紧张,大约在1/3的病人中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血中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白细胞增多。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根据以上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医生一般能及时作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慢性胆囊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胆囊疾病,病人一般同时有胆结石,但无结石的慢性胆囊炎病人在我国也不少见。慢性胆囊炎有时可为急性胆囊炎的后遗症,但大多数病人过去并没有患过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长期发炎,胆囊壁会发生纤维增厚,疤痕收缩,造成胆囊萎缩,囊腔可完全闭合,导致胆囊功能减退,甚至完全丧失功能患了慢性胆囊炎后,病人主要会有以下2组症状:结石一时性阻塞胆囊管,引起胆绞痛的发作,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右上腹,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疼痛可牵涉到背部或右肩胛骨处,可伴恶心和呕吐。常有腹胀、上腹或右上腹不适、胃灼热、嗳气、吞酸等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进食油煎或多脂的食物往往会使这些症状加剧。因此,有的病人可以并无胆绞痛的发作,只是感到上腹不适、嗳气、吞酸等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往往误认为自己是患了“胃病”。这些病人“症”虽在“胃”,但病“根”却在“胆”,虽长期按“胃病”进行“对症治疗”,但因未消除病“根”,故病情经久不愈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胆囊炎未完全治愈引起。本病属中医学胁痛范畴。中医学认为,胆为中清之腑,输胆汁以传化水谷而行糟粕,以通降下行为顺,最忌郁滞,凡情志怫逆,郁怒伤肝,则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胆失通降则嗳气、纳呆、脘腹胀闷。或感受湿热之邪,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脾,以致肝脾疏泄功能失常,而致中脘或右胁隐痛、纳呆、口苦等。因此,治宜疏肝利胆。疏肝利胆汤方中柴胡、郁金疏肝解郁;白芍药柔肝止痛;金钱草、鸡骨草、虎杖清利湿热;黄芩、茵陈清化肝胆湿热;茯苓、半夏和胃化湿;大黄攻积导滞;延胡索、川楝子理气活血止痛;鸡内金运脾消食化石;炙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利胆之攻效。 笔者认为预防胆囊炎最重要的是有规律的进食,因为未进食时胆囊中充满了胆汁,胆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