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 - 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 .pdf

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 - 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 .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 - 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中药信息工程 基于药性组合的中药性效规律研究框架* □王 耘 张燕玲 史新元 乔延江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 100102) 摘 要:针对 药性科学 内涵与性效规律研 究,本文提 出药性组合 与功效相结合的研 究思路。以具 有 某类传统功 用的 中药为研 究对 象,以药性组合为切入 点 ,通过药性组合 间的研 究结果对 比,在整体 层次上发现传统功用与药性组合的客观规律 ,在单味 药层次上 明确 药性 的药效特点与代谢特征 ,在分 子水平层次上揭示药性的物质基础 、作用靶 点及其效应的组织分布 ,从而建立 中药“证候-功效- 药性 ” 系统网络,阐释 药性理论 的科学 内涵与应用规律 ,为临床合理 用药与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药性组合 性效规律 合理 用药 中药新 药创制 doi: 10.3969/j.issn.1674-3849.2012.04.009 药性理论是指导中药学的基本理论,是连接中 一、药性组合基本概念 医学和中药学的桥梁,是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纽 带,是中药区别于天然药物的理论依据,是中医发 药性是药物与疗效相关性质和性能的统称,是 [1] 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根据药物的治疗作用 现、认识和应用药物的理论基础 。近几十年,国内 外学者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分别从文献、物质基础、 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近年来,在对以往药性理论 生物效应、临床应用以及药性表征与评价方法对四 研究反思的基础上,不断认识到“性— 效关联”的重 气、五味、归经等内容进行了大量探索性研究。结果 要性,将药性与效应结合起来,并对部分中药的药 [ 3~5] 表明,药性的性、味、归经等内容是一个整体,共同 性- 功效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在对单一药 表达中药功效的作用性质与特征,分别对其研究, 性大量研究和归纳的基础上,逐渐意识到药性与 难以阐释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难以实现研究成果 功效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药性不同 的临床转化。为此,本文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 要素作为一个整体与功效之间存在关联关系。 中 提出从药性组合角度研究中药性效规律的思路与 药药性各要素以其各自的特点,从不同维度、层次 [2] 上反映了中药的药性及功能。多维药性成为中药 方法 。 功效的基础,多维药性及其交互作用构成中药的整 [6~10] 收稿日期 :2012-07-09 体功效 。这与由不同性能药味配伍组合成方剂 修 回 日期:2012-08-13 *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项 目 :基 于三 阴三阳 系统的药性组合模式及 其作用机 理研 究 ,负责人 :王耘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项 目 :基 于三 阴三阳 的经方 药对语 法 系统及其作用机制研 究 ,负责人 :王耘 ;科学技术部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 目(2008BAI51B01): 中药有效成分群辨识技术研 究,负责人 :张宏桂 ;北京 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支持项 目(2011-CXTD-11):中药信息 工程科研创新团队, 负责人 :乔延江 。 ** 通讯作者:乔延江,本刊编委,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主要研究方向:中药信息工程,Tel: 010E-mail:yjqiao@263.net。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