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立中学文化遗址保护初探.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庆国立中学文化遗址保护初探.pdf

重 庆 国 立 中 学 文 化 遗 址 保 护 初 探 段绪彬 (永川北山中学,重庆 4021 6O) 摘要: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救济战区中等学校师生而创设了3O余所国立中学,其中在重庆就有10余所。抗 战胜利后,国立中学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但在时世变迁中,国立中学文化遗:hk-k~未得到完善的保护,损坏、 缺失严重。必须采取一定措施保护这批历史文化遗址,对传承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重庆国立中学;文化遗址;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K87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O6一oO57—03 一 、 国立中学的设立及其历史贡献 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星弼说: “如果说我取得了 重庆是抗战历史文化富集地区,抗战遗址十分 一 些成绩,那么首先应该归功于培养我的学校。我 丰富。陪都时期的重庆,既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 觉得一个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在中学时代就基本上 东指挥中心,又是战时中国文化中心。国民政府迁 奠定了基础。” 都重庆后,一大批工厂、学校随之迁渝,众多的专 二、重庆国立中学遗址保护现状及其意义 家、学者等文化人也到了重庆,重庆文化有了迅猛 抗战胜利后,国立中学师生陆续返乡,国立中 发展,重庆的中等教育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学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在时世变迁中,国立中学 国立中学就是在这种特定历史时期为救济战区中等 校舍(寺、庙)早已毁坏,仅部分遗址立碑纪念。 学校师生而创设。卢沟桥事变后,重庆等战略大后 重庆附近的国立中学遗址保护现状如下。 方陆陆续续涌入了大量背井离乡、衣食无着的中学 国立二中旧址——重庆市合川区蟠龙山。国立 生及难童。为安置和接收这批学生就学,国民政府 二中于1938年8月在四JiI合川成立,称为国立四川 直接拨出了巨额财政资金(仅次于军费),给予这 临时中学,用以接收在汉口、宜昌、重庆等处登记 些学生公费上学的待遇。从1938年到1944年,民国 的苏、浙、皖、沪等省市的流亡学生,抗战胜利后 政府在河南、四川、贵州、陕西、湖南、江西、安 于1946年迁回江苏,组成江苏省常熟中学。1998年 徽、甘肃等地先后设立了30余所国立中学,其中重 3N 28日,来自祖国各地 (包括港、台)和美国的 庆就有10余所。 240位国立二中的校友,参加了在合川蟠龙山举行 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国立中学培养出了一大 的 “国立二中纪念碑亭”揭幕仪式。 批优秀的人才。“两弹元勋”邓稼先1941年在国立 国立九中旧址——重庆市江津区德感坝。国立 九中高中毕业;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44—1946年 九中是以安徽籍的学生为主体,是安徽省旅渝同乡 在国立八中读了两年高中;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 会1938年9月向教育部申请成立的国立安徽第二中 高上将、享誉世界的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中 学,位于四川江津德感坝,后改为国立九中,抗战 大附中毕业的;旅英爱国华侨、伦敦大学医学院教 胜利后,师生复员。国立九中创建60周年时 授马兴生及著名经济学家董辅初都毕业于国立十六 (1998年),在江津德感坝原国立九中旧址、现江 中。此外,世界著名的美籍华人作家聂华苓是国立 津二中的校园里竖起了 “抗日战争时期国立第九 十二中毕业的,台湾《联合报》总发行人刘昌平是 中学纪念碑”。 国立八中毕业的。他们均对母校怀有深厚的情感。 国立十二中旧址——重庆市长寿区。国立十二 文化部原副部长、著名诗人、剧作家贺敬之说: 中是1938年12月在四川长寿筹建的国立湖北中学, “国立六中是我少年流亡时期的母校,是我奔赴延 主要接收湖北籍流亡入Ji J学生,1939年成立时改 安的出发地。”原国立十六中学生、著名的电子学 为国立十二中,于1946年迁回武汉,改为省立武 收稿日期:2012-8—15 作者简介:段绪彬(1968一),男,重庆永川人,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抗战时期国立中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