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与文化满分邮集——塔的故事.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集邮与文化满分邮集——塔的故事

目 录 【一】塔的相关知识 1.1 塔的起源…………2 1.2 塔的材质…………3 1.3 塔的装饰 1.3.1 雕刻…………4 1.3.2 塔刹…………5 1.3.3 壁画…………6 1.3.3 佛像…………8 【二】塔与传说……………………9 【三】塔的发展 3.1 与中国土楼的结合 3.1.1 中国各时期典型塔建筑……10 3.1.2 塔与中国文人………………………………11 3.1.2 塔与运河…………………………………………12 3.2 塔与西方建筑的结合…………………………13 【四】塔的衍生建筑……………………………………15 塔的故事 * 前言 塔在中华文明中占有独特地位,其高耸的形态与中国的传统楼阁相比,正好满足了人们崇尚登高的“求仙”心理。作为一种典型的舶来物,塔在中国的发展从另一方面表现出华夏文明伟大的包容性。下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塔的魅力。 塔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是佛教高僧的埋骨建筑。至今,在印度人民的 心中,佛塔仍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物。 【一】塔的相关知识 1.1 塔的起源 * 印度象征—泰姬陵 (吸收塔的优点) 印度圣雄—甘地 (曾多次率众登塔祭祀) 高僧得道成佛,其肉体被寄存在佛塔内 传说中塔的发明 者—婆罗门阶层 印度传统寺塔 1.2 塔的材质 * 土塔 木塔 砖塔 铜塔 五台山铜塔——我国首 套五台山题材邮票 塔的材质各种各样,包括土塔、木塔、砖塔、石塔、琉璃塔等,丰富的材质造就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塔,才有了如今缤纷的塔世界。 1.3 塔的装饰 * 1.3.1 雕刻 塔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雕刻,当初意在宣扬佛教思想,从现代的角度看,实际上对塔起到了装饰的作用。 精细雕刻 塔上的雕刻多集中在塔基 塔上雕刻的体裁很丰富,有动物(如狮和龙等)、植物(主要是莲花)、佛教人物(金刚力士、八大佛等)、建筑构件(如壶门、攀檐柱等) * 1.3.2 塔刹 塔刹位于塔的最高处,是“观表全塔”和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各种式样的塔都有塔刹,所谓是“无塔不刹”。 种类繁多的塔刹 * 1.3.3 壁画 塔内的壁画往往讲述的是佛祖、菩萨点化世人、普度众生的故事。壁画不仅绘制美观,且寓意深刻,给整座塔加分不少。 壁画《创造亚当》 壁画《圣母》 前苏联邮票 前苏联邮票 斯科特邮票 塔旺教堂邮票 7 8 1.3.4 佛像 释迦坐像 侍奉菩萨像 观音菩萨 日本邮票 菩萨头像 菩萨胸像 莲花童子 菩萨半身像 文殊菩萨 塔里的佛像往往供人参拜,给善男信女们带来心理慰藉,这也是塔建筑吸引游人的重要方面。 * 【二】塔与传说 历史悠久的塔自然会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往往满含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 吴越王造金涂塔 佛祖多宝塔讲经 韩国邮票 佛祖悯燕(僧人怜悯一只殒落的大雁,建塔葬雁) 雷峰塔与白蛇传 印度邮票 【三】塔的发展 3.1 与中国土楼的结合 3.1.1 中国各时期典型塔建筑 * 东汉时期的塔 《白马寺与大菩提寺》特种邮票——我国与印度联合发行 南北朝的塔 唐朝的塔 宋朝的塔 明朝的塔 3.1.2 塔与中国文人 * 中国人自古以来喜爱登高,自然登塔也是一种令人享受的过程。一代代文人墨客站在高塔上,极目远眺,留下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 白居易登栖灵塔“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李白登西灵塔“宝塔凌苍 苍,登攀览四荒”。 卢照邻登安掸师塔“酌酒呈 丹桂,思诗赠白云”。 杜工部有诗“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鲁迅先生登塔有感: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苏东坡登僧伽塔“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孟郊诗曰“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 3.1.2 塔与京杭大运河 燃灯塔 天后宫塔 临清舍利塔 扬州文峰塔 高邮的镇国寺塔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塔在人们现实生活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京杭大运河两岸各式各样、或古或今的塔与古运河的魅力相得益彰。 12 3.2 塔与西方建筑的结合 * 现代最盛行的塔与原始古印度的塔千差万别,与西方建筑结合后的塔大多由钢铁建成,更注重的是居住。 泰晤士河上的双塔 比萨斜塔 大本钟塔 东方明珠塔 伦敦塔 前苏联建筑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