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马铃薯渣栽培糙皮侧耳
利用马铃薯渣栽培糙皮侧耳以马铃薯渣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当马铃薯渣(折合干重)和秸秆(玉米芯)质量比为1∶2时,出菇潮次多、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且商品品质好。
马铃薯渣; 糙皮侧耳; 栽培试验
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山药蛋,是高产的茄科作物,世界上有2/3的国家种植,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粮菜作物[1]。我国是世界上马铃薯的第二大产国,年产量达7000万吨;全国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大小数千家,年加工马铃薯近300万吨,产生副产品鲜薯渣300多万吨[2]。薯渣含水量达80%以上,不易储存、运输,若烘干制成干饲料则成本又过高,所以利用程度较低[2],除部分就近作为饲料,大部分废弃,腐败变质后产生恶臭,造成环境污染。薯渣含有大量的纤维素、果胶及少量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可作为食用菌栽培的原料[3]。笔者以马铃薯渣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出菇试验,力求解决马铃薯渣处理难、再利用难和直接排放引发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也为拓展食用菌栽培新原料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菌株和原料
新鲜马铃薯渣(取薯渣池底部的部分薯渣,含水量约为50%,胶体状)由北大荒薯业提供,豆秸、玉米芯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
糙皮侧耳(P. ostreatus) 9400菌种,由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
1.2培养基质制备
1.2.1母种培养基
加富PDA培养基:200 g马铃薯,20 g葡萄糖,3 g磷酸二氢钾,1.5 g硫酸镁,20 g琼脂,1000 mL 水。
1.2.2原种培养料
配方(干重):98%麦粒,1%白糖,1%石膏粉。
将麦粒洗净置于清水中浸泡10 h,捞出沥出多余水分,加入白糖和石膏粉,装瓶高压(121 ℃)灭菌2 h。
1.2.3供试培养料
配方①~④中,马铃薯渣和豆秸的质量比例(干重,马铃薯渣以含水量50%计算,折合为干重)分别为1∶1、1∶2、1∶3和2∶1;配方⑤~⑧为等量玉米芯替换配方①~④中的豆秸。各配方均添加1%石膏,0.4%尿素。
对照培养料配方(干重):83%阔叶木屑,15%麦麸,1%石膏。
配制方法:将培养料原辅料混合均匀,并用1%石灰水和0.01%多菌灵的混合溶液拌料,含水量控制标准为手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滴但不流出,pH约为8。将混合好的培养料装入17 cm×33 cm的聚丙烯袋中,每袋装混合料折合干料500 g,高压(121 ℃)灭菌2 h。
1.3原种制备
待培养料冷却至25 ℃后,每瓶接种2块 1 cm×1cm母种培养物,25 ℃条件下培养15 ~20 d,待菌丝长满瓶即得原种。
1.4栽培试验与管理
每栽培袋接种原种约为30 g。按常规方法[4,5]进行出菇管理,保持菇棚温度25 ℃,湿度65%以上,注意避直射光和加强通风。待菌盖充分展开而边缘紧收,同时颜色由深逐渐变浅,下凹部分开始出现白色毛状物且未弹射孢子时开始采收。每个培养料配方处理50袋,于2011年3月15日和16日接种,5月5日开始出菇。
1.5测定项目
发菌期间,观察菌丝长势,用划线法测定菌丝生长速度,查看菌袋污染情况并及时清理。出菇期间记录出菇潮次和产量,计算生物转化率,观测菇型。
生物转化率=子实体鲜重(g)/培养料干重(g)×100%
Pairs-T法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糙皮侧耳菌丝在供试配方①、④、⑤、⑦、⑧培养料中长势较好,其中配方④和⑧中生长状况最好,菌丝浓密、洁白,其生长势超过对照组(表1);在配方①、④、⑤和⑧培养料中生长速度显著超过对照组;在供试培养料中原基形成时间均短于或等于对照组;发菌阶段,配方②、③、⑥和⑦的菌袋污染率较低,与对照组持平。
郑安波,等:利用马铃薯渣栽培糙皮侧耳
配方秸秆:1为豆秸,2为玉米芯;+稀疏,++较密,+++浓密; 与对照相比,*表示差异显著(P0.05),**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
1Potato residue:soybean straw; 2potato residue:corn cob; + sparse,++ moderate,+++ dens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 P0.01
使用不同培养料栽培糙皮侧耳的出菇效果见表2。配方②、③、⑥、⑦和对照组均出3潮菇,而马铃薯渣添加较多的配方①、④、⑤和⑧培养料中只出1潮。在第一潮菇产量中,配方②、⑥和⑦与对照组相近;第二潮菇产量,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