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不同油茶品种抗炭疽病生理生化指标比较探究.doc

不同油茶品种抗炭疽病生理生化指标比较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同油茶品种抗炭疽病生理生化指标比较探究

不同油茶品种抗炭疽病生理生化指标比较探究摘 要:本文对不同品种油茶抗炭疽病的一些重要的生理化指标进行检测,为油茶选育抗病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油茶;抗炭疽病;指标 宁化县油茶资源丰富,现有油茶林面积5402hm2,年产油茶籽2000t以上,产值达2000万元,是我省3个重点茶油产区之一,开发利用油茶林资源,已成为我县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Camellriaemass)是油茶的重要病害,因炭疽病引起落果常达30%~40%,有关油茶炭疽病方向的研究资料较多[1、2、3],但抗炭疽病的生理生化机制方面的报道较少,我们对目前宁化县普遍栽植的攸县油茶 (Camellia yunsienesis)、小叶油(C.meocrpa)和普通油茶(C.oloipera)抗炭疽病的一些重要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试图阐明三种油茶抗炭疽病的生理生化机制,为油茶选育抗病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在宁化县林业科技试验林场的油茶林中采集8~10年生的普通油茶、小叶油茶和攸县油茶的病叶、病果与健叶和健果为测定材料。 1.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7] 1.2.1 细胞质膜相对透性测定。取试验林中3种不同抗性油茶的病叶、病果皮与健叶和健果皮各式各2g,剪成0.5 cm的小段,按1:10(重量/体积)比例加入蒸镏水,抽真空45min,在室温下静置1h,浸液用DDs~11A型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 1.2.2 多酚类物质与类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样品按常规法处理,用酒石酸比色法测定多酚类物,用三氧化铝比色法测定类黄酮化合物含量[7]。 1.2.3 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取标准株病叶和病果皮,在病斑交界处取样本,按常规法提取酶液,用愈创本酚法测定。酶活性以lg分析物质在lmin氧化愈创木酚的ug表示。 1.2.4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测定。样本按吴少柏指导的方法提取酶液,于夹心垂直板型电泳槽上进行。电泳后胶片用抗坏血酸一联笨胺染色。 1.2.5 蛋白质含量测定。按李琳和焦新之介绍的考马斯兰G—250染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油茶品种细胞质膜透性 正常植物由于细胞差别透性(Differential Permeability)的存在,活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才能有控有序地进行,从而保证了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功能。细胞的透性主要决定于质膜的结构与功能。一旦质膜结构受到损伤,即引起透性改变,扰乱细胞正常生理活动。因此,质膜透性测定常用作植物抗性研究中的一项生理指标。不同物质油茶细胞质膜透性测定结果见表1。 表1表明3种不同抗性的油茶品种的健叶质膜透性近似,而病叶与病果皮的质膜透性比中抗小叶油茶高近1倍。这与林间调查的感病指数趋势是一致的。不同物种油茶的病叶、病果质细胞质膜透性的差异,可以作为油茶抗炭疽的一项生理指标。 2.2 不同油茶品种叶、果皮多酚类物质和类黄酮化合物含量 多酚类物质和类黄酮化合物与植物抗病性有密切关系[5、6],因为多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协同作用下,催化氧化形成0—醌,在抑制病菌扩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同样,类黄酮化合物,是多酚类物质氧化过程中形成的游离酚与其他有机物所合成的化合物,也有抑制病菌扩展的功能。 表2说明,抗病的攸县油茶叶与果皮的多酚类物质和类黄酮化合物含量比中抗的小叶油茶和高感的普通油茶高,与林间抗炭疽病的表现呈正相关。同种油茶的健叶和健果皮的多酚类物质含量均比病叶和病果皮高,而类黄酮化合物则是病叶和病果皮含量比健叶、健果皮高。表明油茶受到炭疽病菌健侵染后,诱发了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增高,催化多酚类物质氧化形成0—醌与游离酚,因而含量降低。相反,病叶和病果皮游离酚含量增高,与有机物合成的类黄酮化合物含量亦增高。 2.3 不同抗性油茶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 过氧化物酶是卟啉环中含铁的蛋白质,它与多酶氧化酶协同作用,氧化酚类化合物和芳香氨形成相应的醌类物质,抑质病菌扩展[6]。 从表3可以看出,3种不同抗性的油茶品种,健叶和健果皮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病叶病果皮差异十分显著。同样在一种油茶的病叶与病果的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显著地比健叶和健果皮高。这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是在病菌侵染后所激发才升高的保卫反应。林间样本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与林间不同物种抗炭疽病的表理是吻合的。过氧化物酶比活性的变化与酶活性的变化是一致的,说明病株酶活性增高的同时,酶含量也想应的增加。所以,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作为林间不同种油茶抗炭疽病的生化指标。 2.4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不同油茶品种抗病性关系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通常认为是一种较好的遗传信息表达标志[5、6],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