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跋太保玉戈──兼论召公奭的有关问题
E:\sb\1986\file\KGQ86112.htm 页码,1/5
考古与文物 1986年第1期
跋 太 保 玉 戈
──兼论召公奭的有关问题
庞 怀 靖
岐山武宗仁同志家藏裱装过的古物拓本一幅,题名“召公玉刀图”。其实是一件有铭
文的“大保玉戈”全形拓本。此玉戈系清光绪二十八年,武宗仁曾祖武敬亭先生向逃避八
国联军侵略而暂住西安的慈禧太后请得国库专款,在岐城西南八里之刘家原创修召公祠
时,于掘土中偶然得之。(同出另有一件无铭玉戈,与此同式,大小相仿。其实物今不知
何在,拓本现存岐山县博物馆。)此器出土后,曾归陕西巡抚端方,故其摹本被录入《陶
斋古玉图》。据陈梦家先生说,此器1919年出国,现藏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1979年李学
勤先生出国讲学时曾亲见之。据李先生谈,此玉戈呈棕红色,玉质细腻温润,雕琢工致,
十分美观。今据拓本量得,此戈援长50.5、宽9.2、内长16、宽8.8厘米。无胡。内上近栏
处有圆形穿,径1厘米。铭文在戈援基部(图二)。细观武氏拓本(图一),原来是将戈
援基部之铭文,以另纸搨印出来,移位粘接在栏侧相应之处,于是形成一个貌似有胡的戈
形图了。为行文方便,玉戈铭详后,下面先谈谈召公奭的有关问题。
http://karon/Kg_WW/Kg_WW/file/KGQ86112.htm 2002-8-7
E:\sb\1986\file\KGQ86112.htm 页码,2/5
图二 太保玉戈铭文摹本(1∶2)
图一 太保玉戈(1∶5)
武氏“召公玉刀图”的定名,误在认戈为刀,至其以戈铭中之大保当召公,则无可非
议。今据器形、铭文内容看,此大保不是别人,正是周初赫赫有名的召公奭其人。周之大
保,相当商之阿衡;此官之设,约在周初(1)。召公奭自成王即位至康王初年,一直独任大
保,是一位德高望重、“民俱尔瞻”的王朝执政大臣,因之当时人们便以他的官衔──大
保作为对他的习惯称谓了。《书·召诰》序云:“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
作《召诰》”。但《召诰》经文(当时史官所记)开首说:“惟二月既望,王朝步自周,
则至于丰。惟大保先周公相宅”。下文还有四处均但称大保,而无一处称召公的。《书·
顾命》经文通篇共九次提到大保,第一次将官衔与人名相连,称作“大保奭”,其下八
次,均以大保称之。我们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任职大保的,只有召公奭一人。假若同时期
有八个人都任职大保,则史官作此典策档案,决不会仅书其官衔大保,而省略其人名某甲
某乙。周初以大保为召公之专称的事实,求诸甲文、金文,亦屡有所见。周原甲骨文H11
∶15有残辞“大保今二月往……”。(其所云似与《召诰》经文所记是一回事)传世大保
方鼎(二器)被学者们公认为召公自作之器,而其铭文,则只有“大保铸”三字。《大保
簋》云:“王降征令于大保,大保克敬亡遣。”《堇鼎》云:“匽侯令堇馔大保于宗周。
庚申,大保赏堇贝”。此二器铭所称大保,也都是专指召公奭其人的。
(2)
关于召公奭族系所出问题,司马迁说得很笼统:“召公奭与周同姓” 。之后,班固
(3) (4) (5)
说:“召公,文王子也” ;谯周说:“周之支族” ;皇甫谧说:“文王庶子” 。
从下述情况考虑,我认为当以谧说为确。文王有嫡子十人,并有数倍于嫡子的庶子多人,
号称百子。《诗·大雅·思齐》:“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毛传:“太姒,文王之妃
也。太姒十子,众妾则宜百子也。”太姒所生嫡子十人,《史记·管蔡世家》按其长幼次
序逐一作过介绍,即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
叔处、康叔封、聃季载。但众妾所生的庶子多人,其见于书传者,却只有八位,即《左
传》僖公二十四年所载十六位“文之昭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