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见遗传性眼病简介:
常见遗传性眼病简介:
附表 常见遗传性眼病
疾病分类 常见病 主要临床表现 遗传方式 眼睑病 眼睑缺损 单侧或双侧,上睑或下睑发病,缺损多位于中央偏内侧,形状为三角形,基底在睑缘。 多散发,偶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 内眦赘皮 常为双侧性,遮盖内眦部,呈垂直的半月状皱褶。 单纯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见于多种染色体畸变和遗传性综合征。 下睑赘皮 皮肤皱褶起于下睑,呈新月状绕行内眦部,至上睑消失。常合并完全性上睑下垂和睑裂向外下方向倾斜。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上睑赘皮 皮肤皱褶起于上睑,呈新月状绕行内眦部,至下睑消失。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上睑下垂 上睑下垂可单侧或双侧,常伴有眼球向上运动障碍。 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隐性遗传,也可见于多种染色体畸变,另有部分散发病例。 双行睫 在正常睫毛后方另有一行睫毛,若此副睫毛直立或向内倾斜,常引因倒睫起角膜擦伤。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泪道病 先天性泪小管和泪小点缺如或闭锁。 溢泪,泪道冲洗不通畅。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多泪小点和泪小管 泪小点和泪小管数量增多,位置正常。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鼻泪管闭锁 溢泪,泪道冲洗不通畅。 可能为多基因遗传,也有报道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先天性泪囊瘘 溢泪。 多为散发,可呈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眼球疾病 先天性无眼球 出生时即发现眼球缺如,眼眶发育障碍。 多为散发,仅少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性连锁隐性遗传,基因定位于Xq27-28。 先天性小眼球 出生后或婴儿期发现,单眼或双眼发病,表现为眼球小于正常,可伴眼部其它畸形及智力发育障碍和全身畸形。 常为散发性,可为常染色体显性、隐性遗传,基因定位于15q12-15。 独眼畸形和并眼畸形 双眼组织全部或部分融合,在前额中央部形成独眼或并眼,常伴有大脑前部和中线结构异常。眼球形状常有变异,眼内结构发育不全。 常为散发,有报道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隐眼畸形 眼睑缺如,皮肤由前额经过眼部延续至面颊部,不见睫毛。眼眶中部可见皮下有呈圆形隆起的眼球,从皮肤表面可扪及其活动。强光刺激时,部分病人可有眼轮匝肌的收缩运动。常伴全身畸形。 多为散发,偶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角膜病 先天性小角膜 角膜直径小于10mm,常伴其它眼部畸形或全身畸形。 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为隐性。 先天性大角膜 角膜横径大于13mm,纵径大于12mm。 多为性连隐性遗传,少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定位于Xq21.3-22。 圆锥角膜 青少年期起病,双眼发病,不对称。角膜中央部分进行性变薄,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呈圆锥形,常有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视力损害。 多为散发,有报道为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基因定位于20p11.24。 扁平角膜 角膜曲率异常减少,甚至角膜完全变平。常伴眼部畸形,如小眼球,白内障等。 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 Meesmann角膜营养不良 婴儿期起病,双眼对称,病程缓慢。角膜上皮层内散在无数细小圆形透明囊泡。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定位于17q12。 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 童年起病,双眼对称,反复角膜上皮糜烂,刺激症状明显;以后角膜前弹力层弥漫性网状混浊,视力下降,角膜知觉减退。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定位于5q31。 角膜上皮基底膜营养不良 40~70岁多见,双眼发病,但不对称。在病程中,角膜上皮病变时消时现,大小、形状、部位时有变化。 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Thiel-Behnke蜂窝状角膜营养不良 与Reis-Bucklers角膜营养不良类似,但病程缓慢,上皮下的混浊呈蜂窝形。角膜缘内留有2mm透明带,发生视力下降较晚。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前部镶嵌式角膜营养不良 5~20岁发病,双眼对称,病程缓慢,角膜中央可有灰白色多角形或圆形混浊,混浊间的角膜透明,形成特征性鳄鱼皮样镶嵌状图案。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性连隐性遗传。 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儿童期起病,双眼对称,病程缓慢。角膜中央实质浅层多个散发的灰白色小点组成的面包渣样混浊。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定位于5q31。 斑状角膜营养不良 儿童期起病,双眼对称,病程缓慢。视力进行性减退。角膜实质弥漫性混浊及灰白色斑点状混浊,常伴眼部刺激症状。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居多,显性遗传较少见,基因定位于16q22。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 10岁左右起病,双眼对称,病程缓慢。旁角膜中央实质浅层出现条状和点状结节,交叉形成格子状。后照明法时可见格子线条及结节为折光性双轮廓,半透明,角膜刺激症状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定位于5q31。 胶滴状角膜营养不良 儿童期起病,双眼发病,进展缓慢。视力进行性下降。双眼角膜中央部表面粗糙不平,上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