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励教师进行行动研究以提升学校效能—以台北市信义国中为例-.pdf

如何激励教师进行行动研究以提升学校效能—以台北市信义国中为例-.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激励教师进行行动研究以提升学校效能—以台北市信义国中为例-

如何激勵教師進行行動研究以提升學校效能 —以臺北市信義國中為例- 臺北市信義國中校長 王天才 一、背景 校長在當了校長後只剩下行政領導沒有了教學領導 ,只有行政領導沒有教學領 導和老師會很疏離 ;和老師的疏離感讓校長教學領導難以落實 。但什麼是校長的教 學領導呢 ? 二、校長的教學領導 校長教學領導是:激勵、營造支持、社群互動、教學創新、專業成長,改善學 校內教與學的問題,進而提升學校效能 。综上所言,提升學校效能,校長勢必走入 教師的群體中 。透過親自的參與與實際的互動,才能了解教師,支持教師,進而激 勵教師願意成長。 有經驗的校長都知道,教師出於內心願意做的時候,才能水到渠成。如何讓老 師「願意」,實在是校長須重視的議題。因此, 校長要能看到教師需求並適時激勵 以提升教師士氣。Stanford (1994)認為行政人員(尤其是校長)的支持為教師高 昂士氣的重要因素。Tomas (1997)研究認為校長領導影響教師士氣。Lumsden (1998) 認為校長的領導能力影響教師士氣。何謂 教師士氣: 「教師在教學及學校活動中, 因互動而獲得個人『需求滿足』 ,因互相關切與付出而表現出『團隊精神』,進而 展現『認同組織』的情感並盡心的「投入工作」,致力於提升學校效能而所展現出 『和諧』、『合作』、『熱忱』、『忍讓』、『成長』、『德術』的一種精神狀態 及情感態度 」。徐韶佑(民 89)的研究指出校長領導的五個向度(激勵動機、魅力 影響、智能啟發、共創願景、個別關懷)都會影響教師士氣。因此,激勵才能鼓舞 教師士氣,增進成長動機。 三、激勵從了解需求開始 激勵的 定義:組織目標導引下所堅持付出的努力,但此一努力需要滿足某種需 求。根據此一定義,激勵 至少包含幾個概念 :努力、堅持、導引、目標 。馬斯洛提 出一套需求層級理論 ,其中界定了人們的五種基本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尊嚴需求 、 歸屬需求 、安全需求、生理需求。所以要激勵教師,提升士氣 :综上所言校長可以 從以下九項著手:改善環境、滿足需求、注重人際溝通、鼓勵關懷、賞罰公平、輔 導協助、明訂目標 、關懷倡導、激勵策略。 賀茲伯格指出有兩種願意工作的要素,一為保健因子:「領導作為讓老師「無」 不滿足」;二為激勵因子:創造環境讓老師「滿足」更多。由此可知,校長行政領 導是要讓老師「無」不滿足,但如何滿足更多,則需要教學領導—創造環境 (互動 平台)。 但在學校現場,校 長如找到與老師的互動平台,可以進行激勵教師,提升士氣 呢? 過去校內推行教師行動研究工作時,教師意願普遍低落,主要原因為課務繁忙 無法兼顧,如果教師需要刻意找機會進行研究工作,常讓教師深感無法負荷。面對 這樣的情況,經由討論,我們訂定了-- 「信義國中優質教學總體計畫書」--明訂目 標 。 四、信義國中優質教學總體計畫書 從計畫書我們進行了以下的工作: (一)本校「課程發展委員會」下成立推動小組,負責優質教 學推動事宜。 (二)推動小組分設「行政規劃組」、「創新教學組」、「行 動研究組 」、「教學輔導組」,分別負責行政規劃及推 動創新教學、行動研究、教師教學輔導等事宜。 (三)實施原則採: 1.團隊運作:運作過程中,或以研究主題、或以學習領域 為主,5 人以下之小團體進行之,藉以提升團隊合作知 能與效能。 2.多元創新:運作模式不拘泥於固定形式,以多元、創意 為重要理念 (四)預計成效為提升專業知能,強化教師專業形象,達成學 生有效學習 五、從教學輔導教師開始 「教學輔導組」 從 92 學年度開始辦理教學輔導教師制度,透過固定的聚會,彼此分享與對話; 在合諧的氣氛中,大手攜小手,信義老師邁開 步伐向前走。回首 7個年頭,我們驚 然發現這是一個能「了解需求,激勵成長」的平台。 (一)午餐與點心的聚會:生理需求 (二)大手攜小手,感覺受到保障、沒有焦慮,並處在一種有 秩序環境下的需求:安全需求 (三)定期聚會、同儕分享人際互動、感情、被接納,友誼的 需求:歸屬需求 (四)主題式座談、專業對話、勝任感、獨立性、自信心,及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