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语法(副词之否定副词).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语法(副词之否定副词)

三、否定副词 1、不、弗 常用于一般否定(不做什么、不具有某种属性),多出现于陈述句中,后常接动词或形容词性成分,常翻译为“不”。其中“弗”先秦时后的及物动词不带宾语 “罔”是较古老的否定副词,《尚书》中使用甚多,一般只否定动词 毋、勿、无、罔、亡(音无,用法意义也同“无”)等也可以用于一般否定,但较“不”“弗”少 例: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 学记》 秦攻楚之西,韩梁攻其北,社稷安得毋危?《史记 张仪列传》 对比:负诫其孙曰:“毋以贫故事人不谨!” 《史记 陈丞相世家》 楚人来讨,能勿从之?《左传 襄公八年》 对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卫灵公》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论语 学而》 对比:硕鼠硕鼠, 无食我黍。《诗 魏风 硕鼠》 故天降丧于殷,罔爱于殷,惟逸。天非虐,惟民自速辜。《尚书 周书 酒诰》 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古昼夜亡辨。《列子 周穆王》 (亡后若是动词,都是这个意思) 2、毋(无)、勿、莫 常用于禁止性、劝阻性否定的(不要做什么、别做什么)多出现于祈使句中,后接动词性成分,常译为“别、不要”。可单用于对话中。 例: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子路》 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史记 王翦列传》 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庄子 德充符》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 雍也》 3、未 (1)最用于表示谓语所代表的动作、性质等还没有发生或实现,常译为“还没有” 例: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史记 项羽本纪》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 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孟子 滕文公上》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2)有时用于表示一种委婉的否定,相当于“不” 例: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楚策四》 (3)用于问句句末,构成是非问,表示所询问是否已经出现或完成,相当于“……了不?”(注:“无”从魏晋开始也发展出此用法) 例: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4、非 作为副词,后常接名词性谓语成分,偶尔接谓词性成分,表示对整个谓语的一种否定。可通译为“不是”(注意,“无”偶尔也有这种用法。) 例: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 秋水》 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曰:“盗名不如盗货。”田仲、史鱼不如盗也。《荀子 不苟》 地大国富,民众兵强,此盛满之国也。虽已盛满,无德厚以安之,无度数以治之,则国非其国,而民无其民也。《管子 形式解》 5、微 后常接名词性成分,常位于前一分句句首,表示“如果没有”(注意有假设的意味) 例: 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左传 哀公十六年》 微子之言,吾不知也。《左传 昭公三年》 6、否 (1)常与某个肯定性质谓语结构对应使用,表示对其进行否定,可对应译为“不这样”(与“然”相对) 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 (2)用于句末,构成是非问 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单用于应答,表示“不是这样,不对” 等强调主观否定的意义 例: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孟子 公孙丑上》 7、一些常见的惯用结构 非不:不是不,表示双重否定。 非……不(弗)……:不是……就不……、只有……才…… 微独:不仅、不但……(后往往接名词性成分) 未尝:从来没有、从不 无乃:表示揣测估计,译为“恐怕(大概)……吧?” 未几:充当谓语,表示数量不多,译为“没几个、没多少”/句中单用,表示前后两事时间上相距不远,译为“不久之后” ? 例: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 雍也》 民非水火不生活。《孟子 尽心上》 吾及晋之清平,历观朝士多矣,忠清简毅,笃信义烈,如阳士伦者,实亦未几。《晋书 阳裕载记》 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晋书 魏咏之传》 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左传 昭公元年》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 季氏》 练习: 家世贫素,而躬耕为事,好学不倦。生而兔缺。有善相者谓之曰:“卿当富贵。”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