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中日复合动词语义结构的比较.doc
关于中日复合动词语义结构的比较
摘 要: 汉语和日语中的复合动词结构复杂,表现形式丰富,增加了第二外语习得的难度。语义形式和语义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比较中日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有助于利用母语正迁移规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文中从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和词素义与词义的关系这两个层面来把握语义关系,将日语复合动词分为并列、修饰、述补和熟合复合动词四类,以此比附汉语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
关键词: 汉语 日语 复合动词 [V+V]型复合动词 语义结构
1.引言
汉语复合词语义结构复杂,与句法结构有相似之处,受结构主义思想影响,句法分析的眼光来审视复合词结构的研究占了多数,以赵元任、陆志韦为代表。刘叔新(1990)主张应从词汇意义及其关系范畴的角度进行分析,应侧重词素之间的语义关系。黎良军(1995)提出“词素义提示词说”,徐通锵(1997)认为“汉语的辞的构造最重要的是语义问题”。朱彦(2003)运用认知语言学网络模型理论归纳了复合词的语义结构模式。纵观日语复合动词语义结构的研究,寺村(1978,1984)提出了“独立语”和“附属语”的组合搭配,?L?耄?1976)提出了修饰与被修饰两种语义类型,森田(1978)分析了复合动词词素间的语义层次,影山(1989,1993)、由本(1997)提出了统语和词汇复合动词分类说。汉语中还没有确立复合动词这一概念,它隶属于复合词的下位分类体系中。本文引用日语复合动词的概念,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比较两语言中[V+V]型复合动词的语义结构。
根据词素间的意义关系将日语中的复合动词分为并列、修饰、述补和熟合复合动词四类;朱彦(2003)以述谓结构为依据,把汉语复合词的语义结构类型分为论元成分互参型、谓词成分互参型、支配型谓词在前式、支配型谓词在后式、并联式五类。为了便于比较,对照日语复合动词的分类来考察汉语复合动词。
2.并列关系
2.1[V自+V自]和[V他+V他]。
日语复合动词并列关系中的V1和V2保持独立的词素义,共同构成语义核心。两个动词处于对等的关系中,具有相同的格支配关系,V1和V2的自他性是一致的。例如“?Zい取る”的“?Zう”和“取る”对宾语是相同的格支配关系,都采用“を”格;自动词“?Qる”和“?く”组合而成自动词“?Qり?く”,动词的格关系没有变化。并列复合动词的语义形式受到语义原则的限制,V1和V2不可以表示对立的概念。影山(1993)曾提出复合动词必须只有一个主语或一个目的语,表达单一的动作和作用,所以像“行き来る”“?Jし借りる”是不存在的,一般是复合名词加上形式动词“する”,例如“上り下がりする、?婴曩Iいする、?\り降りする”等。若V1和V2所表达的动作有程度的差别,前者表示初始、程度较弱的状态,后者表示发展、程度较强的状态,如“泣き叫ぶ”“照り?xく”等。
2.2V1并联V2。
汉语并列复合动词中V1和V2也是对等的关系,构成的语义结构是“V1并联V2”,如离别、分配、尝试、登攀等。V1和V2不仅仅表示两个动作,还可以表示由V1和V2作谓语完成的两个事件,即动作和动作的并联、事件和事件的并联。汉语并列复合动词的语义形式首先受到语音原则的限制,丁邦新(1969,1976)、陈爱文、于平(1979)、周祖漠(1985)、周荐(1986)等一般认为这类词语词素序的排列受声调的制约,大致是按平上去入四调的顺序排列。例如“闪烁”“镶嵌”“嘲讽”等词的词素义相似,按照平上去入的顺序排列。之所以受语音原则限制,丁邦新、陈爱文等解释为:意义的作用是人们自觉注意的,而声调的作用是发音的生理机能所要求的,是不自觉的。在不影响表达思想的前提下,发音尽可能省力一点,平声发音最省力,上、去次之,入声最费力,所以形成了平上去入的顺序。其次受到语义原则的限制,朱彦(2003)提出:(1)当两个谓词之间有发生的先后顺序时,结果先发生的在前,后发生的在后。(2)如果两个谓词都表动作行为,一般是造成的影响更大、意义更大、效果更明显、后果更严重的放在后面。(3)当两个谓词意义有积极与消极的区别时,一般积极的在前,消极的在后。
3.修饰关系
3.1 V1修饰+V2被修饰。
“?}合?Zにおいては、ほとんどの?龊稀⒅饕?部は品?~だけでなく意味の中心にもなる。一般的?A向として、?}合?釉~内部の主要部の位置は、同じ言?Zにおける句の主要部の位置と???辘工搿薄#ㄓ吧剑?1989:73)V2的词素义构成复合动词的语义核心,V1表达V2进行的方式、状态,或产生的原因。有的V1语义脱落,失去了原有的词素义,只起到加强、增添某种语气的作用。例如:
(1)?莘值膜嗽皮à小⒑韦?押し倒されでもするようでもあり……(?\)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