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与答卷4.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神经内科高级职称面试试题与答卷4

神经解剖学习资料(一) 1. 简述兴奋性突触传递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主要不同点。 答:兴奋性突触传递与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主要不同点是:①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性质不同,兴奋性突触释放兴奋性递质;抑制性突触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②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主要导致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高;抑制性递质与其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高;③兴奋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极化;抑制性突触传递时,突触后膜产生局部超极化;④经过总和达到阈电位后,前者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者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产生兴奋。 3.何谓脊休克?它的主要表现和发生原因是什么? 答:脊休克指的是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暂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脊休克主要表现有:离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降低或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不出现,粪尿积聚等。 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高级中枢的易化调节所致。 4.简述内脏痛的特征。答:内脏痛具有如下特征:一是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对刺激的分辨力差;二是对机械性牵拉、缺血、痉挛和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皮肤致痛的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三是有时存在牵涉痛。 1.神经递质? 1.指由突触前膜释放,具有携带和传递神经信息功能的一些特殊化学物质。 2.受体2.存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能选择性地与神经递质结合,产生一定生理效应的特殊结构。 ?3.突触3.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特殊分化部位,即神经元彼此相互联系、传递信息的部位。 4.化学突触4.以释放化学递质为中介传递信息的突触,它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三部分组成。 ?5.电突触?5.是以电紧张扩布形式传递信息的突触。 6.反射中枢?6.指中枢神经系统内,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它们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 7.生命中枢?7.指调节许多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在人类指延髓,该部位有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呕吐中枢。此外,吞咽、唾液分泌、肾上腺髓质的反射性分泌等,均需有延髓的存在。 ?8.运动终板 8.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与骨骼肌之间形成的功能性联系称神经肌肉接头,即运动终板。 ?9.运动单位9.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 10.牵涉痛10.内脏有病时引起体表某一部位发生的疼痛或痛觉过敏现象。 ?11.腱反射11.指快速叩击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由于该反射的效应是受牵拉的肌肉发生一次快速收缩,并造成相应关节的移位,故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 ?12.γ-环路12.指由运动神经元→肌梭→Ⅰa纤维→α运动神经元→肌肉所构成的反射途径。 ?13.牵张反射?? 13.与脊髓保持正常联系的肌肉,如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该被牵拉肌肉的收缩。 14.脊休克14.当脊髓与高位中枢突然离断,在离断水平以下的部位,一切反射活动暂时消失,进入无反应状态,称为脊休克。 15.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15.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常伴有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故生理学上把两者看作一个功能系统。 ?16.内脏脑?16.边缘系统的生理功能非常复杂,它对内脏活动有广泛的影响,称之“内脏脑”。 17.自主神经系统?17.因内脏活动一般不能由意志控制,故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结构称为自主神经系统。它包括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18.皮层诱发电位18.人工刺激感受器或传入神经时,在大脑皮层一定部位引导出来的电位。 ?19.强化19.是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即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多次结合。 20.自发脑电活动?20.在安静时,大脑皮层未受任何明显外加刺激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持续的节律性电活动,称自发脑电活动。 21.第二信号系统21.人类在社会劳动和交往中产生了语言、文字,它们是具体信号的抽象,由这些抽象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称第二信号系统。 22.条件反射的消退22.在条件反射建立后,如反复给予条件刺激而不再与非条件刺激相结合(强化),条件反射便会逐渐减弱,以致完全不出现。 ?23.语言优势半球?23.左侧大脑半球在语言活动功能上占优势,所以称之为优势半球或主要半球,右侧半球为次要半球。 24.中枢延搁?24.兴奋通过突触所发生的时间延搁。反射中枢通过的突触数目越多,则中枢延搁时间越长。 25.后发放 25.刺激停止后,反射仍持续一段时间称后发放。 26.兴奋性突触后电位????26.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发生去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升高,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27.突触后膜电位在递质作用下产生超极化改变,使该突触后神经元对其他刺激的兴奋性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1.简述神经纤维兴奋传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