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十八世纪,二十世纪的先声-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史林》2006年第5期 十八世纪,二十世纪的先声 高王凌 [摘 要] 18世纪,在世界历史上出现了罕见的 “共时现象”,即人口增长和政府职权的加强。在西方这都属于 “现代现象” 和 “现代努力”,为什么在 “同步”的中国却仍被看作“古代”?如果我们改换目光,18世纪的中国历史与20世纪就可以贯通起 来,甚至可能发现其中存在着 “正面接续”的关系。对于这一段历史的重新审视,也可能改变我们的 “近代史观”,以及对“世界 史”的看法。中国可能早已步入世界,也不一定处于 “边缘”位置,是什么 “非典型”的“例外”,她有着自身的努力和理路,只 是不易为人了解罢了;至于 “鸦片战争”等 “外力”的作用,也有可能会进一步淡化。我们也许将有一个新的 “中国观”。 [关键词] 18世纪;20世纪;中国观 [中图分类号] K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873(2006)05—0100—15 [作者简介]高王凌,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院 100875 有书评说,美国学者罗威廉 (W. T. Rowe)所作 《救世》中第一句话,辟头便指出了18世纪在近 ① 现代中国史中的枢纽位置,以及它与19世纪经世学者的密切关联。 这是不错的,对我们重新认识“十 八世纪经世学派”也不无帮助。但在笔者看来,这种联系就不仅在18与19世纪,更重要的,是在18与 20世纪之间。 这样说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我的学术兴趣始终徘徊于18世纪与20世纪之间,并主张“在当代经验 ② 与历史对象之间来回对比参照”。 1980年代,美国学术界由魏斐德 (F. E. Wakeman)提议,从16世 纪末到20世纪初,都属于“近代史”的范围;黄仁宇 (R. Huang)提出从明末一直贯穿至今天,“五百 ③ 年为一元论”;笔者恰也有近三百年为“一个历史”的提法, 认为从18世纪到20世纪,这三百年间, 许多问题仍是“同一的”,努力是“一致的”,它也许只是“一个历史”。这说法不免“惊世骇俗”,也成 ④ 为拙作出版时编辑删削的唯一文字。 其后,个人研究更大幅度地转向了20世纪。这一向后看的经历 又终使我不能不面对18世纪与20世纪的正面关联,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了。 当然,我们的认识仍须建立在对历史材料的了解之上,而暂把时下流行的各种“现代化理论”放在 ⑤ 一边,或认为它们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亦无不可。 理论原产生于事实之上,对史事的新发掘新认识, ① 胡明辉:《十八世纪在近现代中国史的枢纽位置》,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32期,2001.9,他说:在 魏源笔下,陈宏谋不但是18世纪的中流砥柱,也是19世纪经世学的开路先锋,参见[美]罗威廉 (William T. Rowe):《救世:陈 宏谋与十八世纪中国的精英意识》(‘Saving the worl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据说,曾国藩即把陈宏谋奉为讲“经济之学”的楷模,“立意崇尚之”(冯天瑜、黄长义:《晚清经世实 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20页)。 ② 笔者曾在 《政府作用和角色问题的历史考察》的序言中写道:在提议“着重研究那些在今天仍然是活生生的有意义的历史问题 的同时,我在学术方法上的一向主张,是 ‘正面观察’和 ‘贯通古今’。所谓 ‘正面观察’,即非 ‘反面来看’,对历史百般挑剔、 专一股 ‘倒霉看反面’;‘贯通古今’,即是在当代经验与历史研究对象之间来回对比参照,有时可能还要不止一次地反复对照,亦 有不可抹杀主体及其当代经验之意”(海洋出版社2002年版);其实,马林诺斯基早在 《江村经济·序》中就写过 (我只是最近才 读到它):研究历史可以把遥远的记载作为起点,推向后世;亦可把现状作为活的历史,追溯过去。两种方法互为补充,且须同时 使用 (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法国年鉴派学者也曾提出,既要 “通过过去理解现在”,也要 “通过现在理解过去”;历史活 动有双重作用,一使现时历史化,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