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云贵地区交通建设及其原因探究
明清云贵地区交通建设及其原因探究 摘 要:明清时期,云贵地区交通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交通建设成就不仅反映在驿路交通干线与支线官道的不断拓展,更重要的是,交通所承担的各项功能也较之前代更为丰富与完善。云贵交通事业的拓展与成就,得益于官方对交通建设的重视与长期经营,也得益于大规模汉族移民的积极推动。明清时期云贵地区交通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与进展,对于保障边疆安全与促进边疆社会的转型发挥了重大作用
关键词:明清;云南;贵州;交通建设;汉族移民
中图分类号:K92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2-0132-07
作者?介:安介生,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姜建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生 (上海 200433)
云贵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与周边地区的地貌特征明显不同。首先是海拔较高,其次是地形以崎岖不平的山地为主。相较于平原地区平坦开阔的地貌,云贵地区的地形地貌给道路的修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云贵地区交通干道主要连接大的坝区,然而其间需要穿越起伏不平的山地,有不少地区山势落差大,且山峦层层叠叠连绵不绝,还有一些地区高山之间又有河流穿行其间,这些都是交通建设的不利因素。交通的不便造成了历史上云贵地区与内地联系的长期疏远,然而这一情况在明清时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许多学者都注意到了这一变化,并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历史地理视角的研究关注到了明清云贵地区政区演变、交通开发、城市发展等问题1。民族史视角的研究关注到了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与政治制度的演变问题2。经济史视角的研究关注到了移民与农业、矿业的开发3。历史人类学视角的研究主要关注小区域的社会变迁及其驱动因素4
然而,目前交通史的研究成果仍然较少将云贵作为一个整体,对明清云贵社会的发展与转型问题进行长时段思考与研究。笔者认为,地处远离政治经济中心的云贵地区,到了明清时期都面临着边疆安全与社会转型的问题。例如:如何加强与内地之间的联系,如何促进土司社会 “内地化”的转变,如何促进土著居民与汉族移民间的民族融合,等等。在本文中,笔者试图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梳理明清云贵地区交通建设的重要进展,并探求其发展的历史背景与推动力
一、明清时期云贵地区交通建设之成就
明清时期云贵地区的交通建设,既包括道路、桥梁的修筑与维护,又包括驿、铺、站、堡、哨、关、卡、汛、塘、渡口、凉亭、茶庵、公馆、旅店、夫行等交通设施的建置与运营
明代云贵地区驿道在元代站道基础之上恢复重建,又略有拓展。元代云南境内有八条设置有站赤的干道1。其中有两条经过贵州,一条自云南经贵州至湖广,另一条自昆明经乌撒至泸州,这两条道路也是元代贵州境内最为主要的干道。明初洪武、永乐年间云贵地区驿路在元代基础之上进行了恢复重建。笔者据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嘉靖《贵州通志》、万历《贵州通志》、《明实录》、《读史方舆纪要》等史料统计,明代贵州境内共设驿站42个,其中35个设于洪武年间,1个设于永乐年间,5个最早出现在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中,1个只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有记载。与元代相比,明代贵州驿道大为拓展,在元代两条站道之外又新增四条驿道,即贵阳府经水西至毕节的驿道,贵阳府经播州至四川的驿道,新添卫经都匀府至广西的驿道和黎平府经靖州至湖广的驿道
笔者据《明实录》、景泰《云南图经志》、正德《云南志》、天启《滇志》、万历《云南通志》、《一统路程途记》、正德《明会典》、万历《明会典》等史料统计,明代云南境内共设驿站105个,其中洪武年间设立65个,永乐年间设立20个,占总数的80.95%。相比于元代,洪武至永乐年间云南驿道的建设在边境地区略有拓展:在滇南自建水向南延伸至蒙自,自建水向西延伸至元江;滇西北自大理延伸至澜沧卫;滇西南自大理延伸至景东府;滇西自腾冲延伸至南甸、干崖、陇川三宣抚司地区。之后宣德年间设立驿站4个,正统年间设立1个,弘治年间设立1个,正德年间设立2个,万历年间设立12个。这些驿站大部分是在原有驿道之上增置,或者设于新开辟的驿道但存在时间非常短暂,其中只有万历二十六年(1598)在顺宁府改土归流之后,设立锡铅驿、顺宁驿、枯柯驿、观音水井驿、牛街驿5 处驿站,开辟了永昌府经顺宁至大理的新驿道,并成为这一地区重要的交通干线。明末崇祯年间徐霞客就是由这条驿道自永昌经顺宁府回到大理的
清代在前代基础上相继疏通了三条重要的驿路干线。康熙年间,疏通了滇西北由丽江进藏路线。雍正年间,疏通了滇东南由广南出省至广西的路线,即明代的“粤西路”,以及经元江至普洱府的道路,即所谓的“迤南大道”。康熙五十九年(1720)清军进军西藏过程中设立自云南省会通往西藏的站道。这条道路在明代由于丽江土司的阻隔,并不畅通。雍正初年丽江施行改土归流,加之藏区有与云南进行贸易的强烈需求
文档评论(0)